第八十八章 看榜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寒门宰相最新章节!
这几日连出了几日太阳,浦城四周的群山顶上雪融了,城内渐渐也有了几分春日的气象。
南国的冬天就如此,最冷的几日候过去了,天也就日渐暖了。
县学的胡学正正在斋舍里来回踱步。
今日浦城驿舍好生热闹,福建路转运使蔡襄麾下五百多人兵马及随从尽下榻于此。
照例县令,主薄,县尉是要去参见的,并设宴招待,连孙助教也排在接见名单之内,至于他胡学正则不够格,只好在斋舍里。
过了一阵,外头传来脚步声,胡学正凑到窗前一看,喜着将门打开道:“孙助教总算把你盼来了。”
“呵!”孙助教朗声一笑,然后道,“学正怎知道我一定会来?”
胡学正心底骂道,若没有批示,你怎会放在转运使不陪,而来到这里。
胡学正笑道:“眼下放榜在即,没有漕使的一句话,我这心底如何能安呢?”
孙助教道:“州县学校之事,只归州县提举,漕使最多不过检点一二句话罢了!”
胡学正心底再骂到,我就是要你这一二句话啊。
“那不知漕使如何检点?”
孙助教道:“今晚县里为漕使接风,我站在一旁没什么言语,即是漕使问到学校时,我出面答几句。”
“漕使于学校之事只说道,远陶圣世,少齿乡黌,庠序之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我们州县学校既要为朝廷养士,也要为朝廷教才,选拔寒俊,除了才学,也当佐察义行。不过漕使路程很紧,怕是不会接见你们学官了。”
胡学正闻言有些可惜,仍道:“漕使真务实重才。”
“不过本州何录参(录事参军)给我转了今岁十二月五日朝廷新下的令谕,正与明年秋试后年春试有关。你读来。”
胡学正当即读道:“自今间岁贡举,进士、诸科悉解旧额之半。进士增试时务策三条,诸科增试大义十条。另别置明经科,其试法,凡明两经或三经、五经者,以通八,通六为合格,兼问论语、孝经十条,策三条,分八场,出身与进士等。”
胡学正读至这里,忍不住道:“庙堂上传闻是真的,朝廷又设明经科了。”
孙助教道:“确切说来,明经科即是原先的诸科,但如今的诸科,则重在大义。”
胡学正道:“如此说来,朝廷设立明经科的用意,是将原先的诸科从训诂转向章句,而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又恢复了以训诂为重的明经科。”
孙助教与胡学正二人相谈的,正是关切到章越,郭林等众多诸科考生的一件大事。
宋朝的诸科与唐朝的明经科一样都是考帖经墨义,也就是死记硬背的功夫,说白了就是只训诂不章句。
但如今朝廷新设明经科,考试内容与唐朝明经科无异。
可是诸科的内容,正式加了十道大义。这大义正是偏向于章句的内容。宋仁宗在诏书里如此写道‘明经之所举,前世而已效,比缘其故,用广于求’。
孙助教,胡学正二人对视一眼,不知此消息是好是坏。
朝廷增设明经科,无论人数多少,等于为了原先学习诸科的学子们多了一个出路。
而朝廷又改了诸科的考法,又为原先诸科的学子们平添了许多难度。
胡学正道:“请教孙助教我应当如何?”
孙助教道:“此番公试,可酌情看大义的题目,以此定上下。”
“此诏一出,国子监也必然重设明经科,虽说如今的太学生多是凭干系而进,但别人吃肉终要给我们州县的寒俊一些汤喝,这也是漕使的意思。”
“我打算以新置明经科的名义,从州里增报两名明经生至国子监去赴试。”
胡学正皱眉道:“国子监会许么?”
孙助教笑道:“别忘了,朝廷传闻蔡漕使要入朝出任翰林学士,难道国子监还会不给咱们福建路这些军州一些颜面么?”
胡学正点了点头了:“那么此番公试……”
“你把卓异者报来,其余再等李学正定夺。”
等待公试放榜这几日,章越一直于县学内,每日读书习字,有时也往家中食铺帮手。
章记食铺近来的生意一直很好,即便没有酒水这一进项,又是寒冬之时,也有很多百姓来食铺吃饭。
至于章越当初借彭经义的两百贯钱也是早已还清。
一切都很顺利,就是等候着放榜之事,章越之前有听说福建路转运使蔡襄要来,而学正正好卡在这时候放榜,其中是否有什么关联。
这时候瓜田李下,章越也不好去见胡学正,但消息一直有陆续传来。
如这一次朝廷有了令谕,在诸科外,另设明经科。
从这一次解试,省试起诸科加试大义十道。而明经科就是原先的诸科。
故而州学在推荐入国子监学生的考量,既是章句出众,也有训诂突出的。
十几个越斋的学生正在斋舍讨论此事。
听到此郭林则烦忧道:“我的大义向来不好,这些年我大多功夫还是在帖经墨义上,至于章句之学无从旁采,师弟你如何?”
章越道:“此番公试,就算再紧,我也将每场十道大义都写了,不过县学里将大义空着人也不占少数。”
原因很简单,以往大义都类似于拔高题。
你通十道帖经与通十道大义得分无二,而写一道帖经只要两三个字,但写一道大义却要好几百个字。范仲淹变法失败后,大义一度不考,如今才是被人拾起,也难怪无人重视。
见郭林如此,章越安慰道:“朝廷设明经科后,对于我等经生而言出路又多了一条明经,好处还是不小。”
一旁其他同寝的士子也是笑道:“不错,郭林平日在县学里你也拔优,这一次又是报了五经的三十余人之一,你若考得第一,也可被推至州里。”
“按照县学以往的惯例,也可免去三年斋用钱了。”
县学的惯例是公试出类拔萃者,第三等免去一年斋用钱。
第二等是推荐至州里后,可免去三年斋用钱。
第一等则是州里认为合格后,可以荐至国子监赴试,无论是南京还是汴京的国子监,都可以给一笔路费以及安家费。
但只要报至州里,无论能不能进国子监三年斋用钱即可免了。
郭林摇了摇头道:“以往县学私试,我向来都是在五名至十名之间,如今怎能被荐至州里?”
章越都:“师兄,以往你在五名至十名之间,是因你大义答得不好,如今设了明经科,不考大义,岂非有了机会?”
郭林苦笑道:“但愿如此吧!”
一人又道:“县学今遭也是奇怪了,为何迟迟不放榜了,以往公试迟个三五日即出了就是。”
几人正在聊天,这时候就见斋长已大步走来道:“三郎,郭兄,学正让我告知你们,明日一起去见他。”
章越,郭林都是问道:“不知何事?”
斋长笑道:“当然是好事。你们的卷子已被州学的孙助教取走了,学正让你们回去写三篇策论,再收拾一番,等年后即前往州学一趟。”
郭林嘴唇颤抖地道:“莫不是说,我被县学荐至州里了么?”
斋长笑了笑道:“那还不是么?你们一人以诸科,一人以明经被学正荐至州学,若州学李学正亲面合用,就可荐至国子监赴试了。”
“学正还道,三郎此番算是实至名归,倒是郭兄你,大义虽答得不佳,可经义答得极好。郭兄实当是运气极佳,谁叫朝廷这时设了个明经科,这都被你捡漏了,若是李学正取了要请我等好好吃酒啊!”
“郭某多谢斋长。”郭林闻此已是捧着头流下泪来。
众人不是拍其背,即是搂着他的肩向他道贺。
这一幕令章越在旁都有些吃味了,我才是第一啊!为何都没人来贺我呢?
而此刻郭林已从默默流泪,至放声大哭了。
章越隐约听到了他道了一声。
“三娘啊……”
章越听了心下恻然,算了,喧宾夺主什么的就不计较了。
至少现在大家免去了三年斋用钱了。
几人正在斋舍里说话,就听外面有人道:“放榜了,放榜了!咱们去先师堂看榜!”
“快去看榜!”
众学生们皆一窝蜂地离开斋舍往先师堂赶去。
顿时斋舍里空着只剩下章越,郭林,斋长三人。
斋长笑了笑道:“你们师兄弟先聊,我先走一步了。”
斋长离去后,章越看向郭林道:“真是索然无味,之前总待着看榜,而如今这还什么榜?”
郭林起身道:“不,师弟,咱们还是去看看吧。”
章越笑着道:“为何?师兄也要人前显摆一番么?”
郭林摇头道:“不,不是,我总不信这是真的,总要看了榜,真真切切地看到我的名字方可,不然今夜就七上八下地睡不着了。我怕会是场梦,梦醒了一切都没了。”
章越点点头道:“也好,那师兄,咱们去看榜吧!”
二人并肩走出斋舍。郭林低声道:“三郎,幸亏你之前没听我的大义没写,不然……”
章越一笑道:“师兄,我先去看榜了,比比谁脚程快。”
以往二人去章氏族学抄书时,二人跋涉在山里。章越常常用此法与郭林比脚程,那时候章越总是耍诈,要先抢跑几步。
而如今章越……依然如此抢跑。
郭林看着章越飞奔下山,深感这熟悉一幕又回来,于是也大步奔去喊道:“师弟,等我!”
二个飞奔的少年汇入前往看榜的人潮,一并朝先师堂而去。
这几日连出了几日太阳,浦城四周的群山顶上雪融了,城内渐渐也有了几分春日的气象。
南国的冬天就如此,最冷的几日候过去了,天也就日渐暖了。
县学的胡学正正在斋舍里来回踱步。
今日浦城驿舍好生热闹,福建路转运使蔡襄麾下五百多人兵马及随从尽下榻于此。
照例县令,主薄,县尉是要去参见的,并设宴招待,连孙助教也排在接见名单之内,至于他胡学正则不够格,只好在斋舍里。
过了一阵,外头传来脚步声,胡学正凑到窗前一看,喜着将门打开道:“孙助教总算把你盼来了。”
“呵!”孙助教朗声一笑,然后道,“学正怎知道我一定会来?”
胡学正心底骂道,若没有批示,你怎会放在转运使不陪,而来到这里。
胡学正笑道:“眼下放榜在即,没有漕使的一句话,我这心底如何能安呢?”
孙助教道:“州县学校之事,只归州县提举,漕使最多不过检点一二句话罢了!”
胡学正心底再骂到,我就是要你这一二句话啊。
“那不知漕使如何检点?”
孙助教道:“今晚县里为漕使接风,我站在一旁没什么言语,即是漕使问到学校时,我出面答几句。”
“漕使于学校之事只说道,远陶圣世,少齿乡黌,庠序之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我们州县学校既要为朝廷养士,也要为朝廷教才,选拔寒俊,除了才学,也当佐察义行。不过漕使路程很紧,怕是不会接见你们学官了。”
胡学正闻言有些可惜,仍道:“漕使真务实重才。”
“不过本州何录参(录事参军)给我转了今岁十二月五日朝廷新下的令谕,正与明年秋试后年春试有关。你读来。”
胡学正当即读道:“自今间岁贡举,进士、诸科悉解旧额之半。进士增试时务策三条,诸科增试大义十条。另别置明经科,其试法,凡明两经或三经、五经者,以通八,通六为合格,兼问论语、孝经十条,策三条,分八场,出身与进士等。”
胡学正读至这里,忍不住道:“庙堂上传闻是真的,朝廷又设明经科了。”
孙助教道:“确切说来,明经科即是原先的诸科,但如今的诸科,则重在大义。”
胡学正道:“如此说来,朝廷设立明经科的用意,是将原先的诸科从训诂转向章句,而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又恢复了以训诂为重的明经科。”
孙助教与胡学正二人相谈的,正是关切到章越,郭林等众多诸科考生的一件大事。
宋朝的诸科与唐朝的明经科一样都是考帖经墨义,也就是死记硬背的功夫,说白了就是只训诂不章句。
但如今朝廷新设明经科,考试内容与唐朝明经科无异。
可是诸科的内容,正式加了十道大义。这大义正是偏向于章句的内容。宋仁宗在诏书里如此写道‘明经之所举,前世而已效,比缘其故,用广于求’。
孙助教,胡学正二人对视一眼,不知此消息是好是坏。
朝廷增设明经科,无论人数多少,等于为了原先学习诸科的学子们多了一个出路。
而朝廷又改了诸科的考法,又为原先诸科的学子们平添了许多难度。
胡学正道:“请教孙助教我应当如何?”
孙助教道:“此番公试,可酌情看大义的题目,以此定上下。”
“此诏一出,国子监也必然重设明经科,虽说如今的太学生多是凭干系而进,但别人吃肉终要给我们州县的寒俊一些汤喝,这也是漕使的意思。”
“我打算以新置明经科的名义,从州里增报两名明经生至国子监去赴试。”
胡学正皱眉道:“国子监会许么?”
孙助教笑道:“别忘了,朝廷传闻蔡漕使要入朝出任翰林学士,难道国子监还会不给咱们福建路这些军州一些颜面么?”
胡学正点了点头了:“那么此番公试……”
“你把卓异者报来,其余再等李学正定夺。”
等待公试放榜这几日,章越一直于县学内,每日读书习字,有时也往家中食铺帮手。
章记食铺近来的生意一直很好,即便没有酒水这一进项,又是寒冬之时,也有很多百姓来食铺吃饭。
至于章越当初借彭经义的两百贯钱也是早已还清。
一切都很顺利,就是等候着放榜之事,章越之前有听说福建路转运使蔡襄要来,而学正正好卡在这时候放榜,其中是否有什么关联。
这时候瓜田李下,章越也不好去见胡学正,但消息一直有陆续传来。
如这一次朝廷有了令谕,在诸科外,另设明经科。
从这一次解试,省试起诸科加试大义十道。而明经科就是原先的诸科。
故而州学在推荐入国子监学生的考量,既是章句出众,也有训诂突出的。
十几个越斋的学生正在斋舍讨论此事。
听到此郭林则烦忧道:“我的大义向来不好,这些年我大多功夫还是在帖经墨义上,至于章句之学无从旁采,师弟你如何?”
章越道:“此番公试,就算再紧,我也将每场十道大义都写了,不过县学里将大义空着人也不占少数。”
原因很简单,以往大义都类似于拔高题。
你通十道帖经与通十道大义得分无二,而写一道帖经只要两三个字,但写一道大义却要好几百个字。范仲淹变法失败后,大义一度不考,如今才是被人拾起,也难怪无人重视。
见郭林如此,章越安慰道:“朝廷设明经科后,对于我等经生而言出路又多了一条明经,好处还是不小。”
一旁其他同寝的士子也是笑道:“不错,郭林平日在县学里你也拔优,这一次又是报了五经的三十余人之一,你若考得第一,也可被推至州里。”
“按照县学以往的惯例,也可免去三年斋用钱了。”
县学的惯例是公试出类拔萃者,第三等免去一年斋用钱。
第二等是推荐至州里后,可免去三年斋用钱。
第一等则是州里认为合格后,可以荐至国子监赴试,无论是南京还是汴京的国子监,都可以给一笔路费以及安家费。
但只要报至州里,无论能不能进国子监三年斋用钱即可免了。
郭林摇了摇头道:“以往县学私试,我向来都是在五名至十名之间,如今怎能被荐至州里?”
章越都:“师兄,以往你在五名至十名之间,是因你大义答得不好,如今设了明经科,不考大义,岂非有了机会?”
郭林苦笑道:“但愿如此吧!”
一人又道:“县学今遭也是奇怪了,为何迟迟不放榜了,以往公试迟个三五日即出了就是。”
几人正在聊天,这时候就见斋长已大步走来道:“三郎,郭兄,学正让我告知你们,明日一起去见他。”
章越,郭林都是问道:“不知何事?”
斋长笑道:“当然是好事。你们的卷子已被州学的孙助教取走了,学正让你们回去写三篇策论,再收拾一番,等年后即前往州学一趟。”
郭林嘴唇颤抖地道:“莫不是说,我被县学荐至州里了么?”
斋长笑了笑道:“那还不是么?你们一人以诸科,一人以明经被学正荐至州学,若州学李学正亲面合用,就可荐至国子监赴试了。”
“学正还道,三郎此番算是实至名归,倒是郭兄你,大义虽答得不佳,可经义答得极好。郭兄实当是运气极佳,谁叫朝廷这时设了个明经科,这都被你捡漏了,若是李学正取了要请我等好好吃酒啊!”
“郭某多谢斋长。”郭林闻此已是捧着头流下泪来。
众人不是拍其背,即是搂着他的肩向他道贺。
这一幕令章越在旁都有些吃味了,我才是第一啊!为何都没人来贺我呢?
而此刻郭林已从默默流泪,至放声大哭了。
章越隐约听到了他道了一声。
“三娘啊……”
章越听了心下恻然,算了,喧宾夺主什么的就不计较了。
至少现在大家免去了三年斋用钱了。
几人正在斋舍里说话,就听外面有人道:“放榜了,放榜了!咱们去先师堂看榜!”
“快去看榜!”
众学生们皆一窝蜂地离开斋舍往先师堂赶去。
顿时斋舍里空着只剩下章越,郭林,斋长三人。
斋长笑了笑道:“你们师兄弟先聊,我先走一步了。”
斋长离去后,章越看向郭林道:“真是索然无味,之前总待着看榜,而如今这还什么榜?”
郭林起身道:“不,师弟,咱们还是去看看吧。”
章越笑着道:“为何?师兄也要人前显摆一番么?”
郭林摇头道:“不,不是,我总不信这是真的,总要看了榜,真真切切地看到我的名字方可,不然今夜就七上八下地睡不着了。我怕会是场梦,梦醒了一切都没了。”
章越点点头道:“也好,那师兄,咱们去看榜吧!”
二人并肩走出斋舍。郭林低声道:“三郎,幸亏你之前没听我的大义没写,不然……”
章越一笑道:“师兄,我先去看榜了,比比谁脚程快。”
以往二人去章氏族学抄书时,二人跋涉在山里。章越常常用此法与郭林比脚程,那时候章越总是耍诈,要先抢跑几步。
而如今章越……依然如此抢跑。
郭林看着章越飞奔下山,深感这熟悉一幕又回来,于是也大步奔去喊道:“师弟,等我!”
二个飞奔的少年汇入前往看榜的人潮,一并朝先师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