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变法第一步(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宋医最新章节!
第315章 变法第一步(上)
“是云帆兄回来了吗?”房间内苏轼说道。
杜文浩应声走了进去,只见苏轼坐在椅子上,房内并无别人。拱手道:“子瞻兄,感觉如何啊?”
“已经没什么关系了。”苏轼微笑着招手,示意杜文浩坐下,亲自给他倒了一杯水递给他。
杜文浩双手接过,一口饮干了,砸吧砸吧嘴,将杯子放下,苏轼再给他倒满。然后笑着说道:“借粮的事情办得怎样了?”
杜文浩心想应该是林青黛都给苏轼讲了,便将借粮的事情给苏轼说了一遍。
苏轼赞许地点了点头,道:“很好,难得你想得周到。”
杜文浩:“苏知州恐怕暂时还不能搬进州衙,应该州衙我已经……”
苏轼打断杜文浩的话:“我知道了,你做的对,安顿老百姓才是大事。”
“苏大人,州衙的官吏除了部分被杀之外,剩下的都逃避战乱了,还没回来。你的知州府衙只怕还得等上一段时间才能正常运作。”
“是啊,这段时间先稳定民心,恢复秩序才是最紧要的。就算有了官衙,也坐不住啊。”
两个人正说着话,苏轼的妻子王氏急匆匆走了进来,指着门外,生气地说道:“杜大人,你这是做什么,我听说最近雅州晚上常有暴雨,别人倒是好说,我看杜夫人一路上身体也不好,你不能让他们都住外面,会生病的。”
门外是紧跟着王氏进来的怜儿,一脸的愧意,怯生生地小声说道:“我什么都没有说,是苏夫人她……”
苏轼一时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问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杜文浩赶紧解释:“苏夫人不必担心,拙荆身体都还好,而且还很年轻,再说也是热天,不会有什么病的,而且外面还凉快,还能对花对酒,岂不美哉?”
苏夫人还是不悦,走到苏轼面前,埋怨道:“老爷,这样可是不行,我们说好的,腾出两个房间给杜大人他们,几个孩子都是男的,大可不必一人一间地占着,您说呢?”
苏轼听出了其中端倪,不甚感动,他记得皇上曾经给自己说过,杜文浩这个人做事沉稳,而且睿智,若是放手给这个人一片天,他会一展身手大干一场,不会让大家失望,这是个干实事的人,想到这里,苏轼对杜文浩说道:“你一天这么累,不能就在外面支个帐篷应付就算,你听老朽的,就搬回里来住,大家住在一起热闹。”
杜文浩还想再说,苏轼抬手:“好了,这件事情我说了算,毕竟现在都是非常时期,我们不讲什么特殊,孩子们不能太娇惯,得让他们磨砺一番。”
王氏点头附和道:“我看老爷说的是,不要再相互推了,不过就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我相信这也只是暂时,只要有人在,这个被战火烧毁的州城,很快就会在老爷和杜大人的手上重新恢复起来。”
杜文浩不禁感慨:“苏夫人,说的太好了,卑职不才,定当将夫人此言谨记在心。”
窗外一阵轰隆隆的雷声,一道闪电像一把利剑将天成两半,金黄色的光束穿过云霄直直地劈在了窗户对面的一棵已经干枯的老树上,门外有一声尖叫,杜文浩起身冲出门外,只见雪菲儿抱着林青黛,俊俏的脸被吓得苍白,林青黛冲着杜文浩宽慰一笑,然后低声对雪霏儿说着什么,雪霏儿听话地点了点头,两个人回到帐篷里去了。
一会儿,大雨从天而降,空气一下变得清新起来,风也凉爽了,杜文浩却没有这份心情,对苏轼道:“这场雨恐怕小不了,我得上街去看看城里百姓,看能帮点什么忙。”
苏轼道:“我也去!”
“你就别去了,你大病刚好,别着凉了。”
“不碍事!我身为知州,这时候躲起来象什么样!走!”
侍卫急忙打了雨伞过来,给两位老爷,出城巡街去了。
这一忙就忙了一整天,他们两身为知州、勾管官,亲自巡街稳定民心,沿途又把一些无家可归在雨里挨淋的居民都带回衙门躲雨了,又让钱不收他们熬了姜汤防止受凉。又跟韩绛、苏轼商议重建计划,忙到深夜,这才回来歇息。
第二天杜文浩起了个大早。因为苏轼坚持让人搬回房间去住,所以杜文浩就让四个夫人去住了,他和李浦住在帐篷里,旁边便是英子和可儿住的帐篷。
天已经放晴了,可恶的知了又开始烦躁地在枝头没完没了地鸣叫,太阳从东边探出半个脸儿,杜文浩伸了一个懒腰,李浦也紧跟着走了出来。
“大人,你这么早啊,昨天晚上和人研究重修民居的事情好晚才睡,您该再睡上一会儿。”
杜文浩边走边扣着扣子,道:“不睡了,今天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我们多睡一会儿,老百姓的事情就要晚解决一天,时间不等人,走吧,先去州衙看看。”
李浦答应着,他是个军人,吃苦惯了,想不到杜文浩这样看着一个温文尔雅的太医,竟然也可以和自己一样吃苦,甚至比自己还要能忍耐,这让他坚信,杜文浩是一个为老百姓着想的官,为这样的人鞍前马后,鞠躬尽瘁也值得。
雅州秩序基本恢复之后,原先逃走的官吏也都有相当一部分回来了,也有一部分死于战乱,杜文浩不急着扩充补充官员,当前最需要的,是有粮,才能稳定民心。
他们来到衙门里,只见整个衙门躺着到处都是失去了家园的城里的居民,都无力地躺在地上,孩子的哭声此起彼伏,不停喊着:“娘,我饿……。”“爹,我想吃烧饼!”
这是最让杜文浩担心的问题,没有粮食,没有钱财,这些灾民怎么办?
其中,还有部分灾民已经出现伤寒症状,疫情并没有结束。
杜文浩立即回来部署工作,他先安排钱不收带着阎妙手、庞雨琴和雪霏儿,还有城里几个药铺的愿意参加救灾治病的郎中,组成医疗队,义务给伤寒病人治病。又派出衙门民壮,处理城里的垃圾,并配置大量的消毒药水进行彻底消毒。同时,拿出部分军粮熬粥发放给灾民,以解燃眉之急。
然后,他又安排李浦带领衙门官吏和捕快,调查城里粮商还有多少存粮。
不过在没有摸清情况之前,他还不能行动。
在随后的几天里,他与苏轼带着知州衙门的官吏们深入附近村寨探望灾民,了解恢复生产的情况,并下到田间地头查看庄稼长势,得知大部分庄稼在战火中都保留了下来,毕竟番军更在意的是钱财,而地里的粮食还没长好,也收割不了,所以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
只不过,现在正当青黄不接的时候,地里的粮食没成熟,仓库里的粮食大多吃光了,没吃光的也大多毁于了战火,很多百姓开始吃糠咽菜了。甚至有的开始吃树皮草根。所以,他准备提前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本来他是想等局势稳定之后再开始实施变法的,可现在的局势迫使他不得不把这个计划提前了。
回到雅州城,李浦已经清查出了粮商的存粮,告诉杜文浩,这些粮商都囤积又大量的粮食,由于粮仓比较隐蔽,躲过了兵灾,不过粮商们不愿意降价出售粮食,更不愿意免费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建议杜文浩下令强行征粮。
杜文浩听罢,摇摇头,只让李浦将这些粮商全部召集到了衙门开会。
粮商们不知道杜文浩会说什么,心中忐忑,他们既感激杜文浩领兵剿灭吐蕃西山部落番军,又担心自己囤积的粮食被衙门没收,有的有关系的粮商,已经琢磨着如何找上头的关系来搞定这个年轻的勾管官了。
杜文浩带着韩绛、苏轼来到会场,拿出圣旨宣读了对自己的任命。其中,特别是着令杜文浩在雅州一地实施新法的内容,让众粮商顿时都紧张起来,想议论几句,又不敢,都一个个蜡黄着脸起身见礼,假惺惺恭喜杜御医执掌雅州粮仓。
杜文浩接着介绍了韩绛的身份。
众粮商一听,这位手握兵权的大帅原来兼任成都府路的常平仓提举,负责整个成都府路的粮食供给调度,是他们的顶头上司。都一起起身施礼。
杜文浩先让韩绛训话,韩绛当然知道杜文浩这话的意思,咳嗽一声,朝东抱拳,恭恭敬敬道:“诸位应该知道,杜御医是皇上身边的人,医术冠绝天下,深得皇上宠信。圣上已经颁发圣旨,命杜御医为咱们雅州一州的勾管,并授权杜御医在雅州一地施行新法。本官即使身为成都府路常平仓提举,也不能干涉杜御医在雅州施行的新法。所以,等一会杜御医作出的决定,便是最终决定,别说在座诸位,就算本官,也无权更改,若有人以为上头有人,想捅到朝廷去,那也没用,因为这是皇上的决定,谁还能大得过皇上?”
第315章 变法第一步(上)
“是云帆兄回来了吗?”房间内苏轼说道。
杜文浩应声走了进去,只见苏轼坐在椅子上,房内并无别人。拱手道:“子瞻兄,感觉如何啊?”
“已经没什么关系了。”苏轼微笑着招手,示意杜文浩坐下,亲自给他倒了一杯水递给他。
杜文浩双手接过,一口饮干了,砸吧砸吧嘴,将杯子放下,苏轼再给他倒满。然后笑着说道:“借粮的事情办得怎样了?”
杜文浩心想应该是林青黛都给苏轼讲了,便将借粮的事情给苏轼说了一遍。
苏轼赞许地点了点头,道:“很好,难得你想得周到。”
杜文浩:“苏知州恐怕暂时还不能搬进州衙,应该州衙我已经……”
苏轼打断杜文浩的话:“我知道了,你做的对,安顿老百姓才是大事。”
“苏大人,州衙的官吏除了部分被杀之外,剩下的都逃避战乱了,还没回来。你的知州府衙只怕还得等上一段时间才能正常运作。”
“是啊,这段时间先稳定民心,恢复秩序才是最紧要的。就算有了官衙,也坐不住啊。”
两个人正说着话,苏轼的妻子王氏急匆匆走了进来,指着门外,生气地说道:“杜大人,你这是做什么,我听说最近雅州晚上常有暴雨,别人倒是好说,我看杜夫人一路上身体也不好,你不能让他们都住外面,会生病的。”
门外是紧跟着王氏进来的怜儿,一脸的愧意,怯生生地小声说道:“我什么都没有说,是苏夫人她……”
苏轼一时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问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杜文浩赶紧解释:“苏夫人不必担心,拙荆身体都还好,而且还很年轻,再说也是热天,不会有什么病的,而且外面还凉快,还能对花对酒,岂不美哉?”
苏夫人还是不悦,走到苏轼面前,埋怨道:“老爷,这样可是不行,我们说好的,腾出两个房间给杜大人他们,几个孩子都是男的,大可不必一人一间地占着,您说呢?”
苏轼听出了其中端倪,不甚感动,他记得皇上曾经给自己说过,杜文浩这个人做事沉稳,而且睿智,若是放手给这个人一片天,他会一展身手大干一场,不会让大家失望,这是个干实事的人,想到这里,苏轼对杜文浩说道:“你一天这么累,不能就在外面支个帐篷应付就算,你听老朽的,就搬回里来住,大家住在一起热闹。”
杜文浩还想再说,苏轼抬手:“好了,这件事情我说了算,毕竟现在都是非常时期,我们不讲什么特殊,孩子们不能太娇惯,得让他们磨砺一番。”
王氏点头附和道:“我看老爷说的是,不要再相互推了,不过就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我相信这也只是暂时,只要有人在,这个被战火烧毁的州城,很快就会在老爷和杜大人的手上重新恢复起来。”
杜文浩不禁感慨:“苏夫人,说的太好了,卑职不才,定当将夫人此言谨记在心。”
窗外一阵轰隆隆的雷声,一道闪电像一把利剑将天成两半,金黄色的光束穿过云霄直直地劈在了窗户对面的一棵已经干枯的老树上,门外有一声尖叫,杜文浩起身冲出门外,只见雪菲儿抱着林青黛,俊俏的脸被吓得苍白,林青黛冲着杜文浩宽慰一笑,然后低声对雪霏儿说着什么,雪霏儿听话地点了点头,两个人回到帐篷里去了。
一会儿,大雨从天而降,空气一下变得清新起来,风也凉爽了,杜文浩却没有这份心情,对苏轼道:“这场雨恐怕小不了,我得上街去看看城里百姓,看能帮点什么忙。”
苏轼道:“我也去!”
“你就别去了,你大病刚好,别着凉了。”
“不碍事!我身为知州,这时候躲起来象什么样!走!”
侍卫急忙打了雨伞过来,给两位老爷,出城巡街去了。
这一忙就忙了一整天,他们两身为知州、勾管官,亲自巡街稳定民心,沿途又把一些无家可归在雨里挨淋的居民都带回衙门躲雨了,又让钱不收他们熬了姜汤防止受凉。又跟韩绛、苏轼商议重建计划,忙到深夜,这才回来歇息。
第二天杜文浩起了个大早。因为苏轼坚持让人搬回房间去住,所以杜文浩就让四个夫人去住了,他和李浦住在帐篷里,旁边便是英子和可儿住的帐篷。
天已经放晴了,可恶的知了又开始烦躁地在枝头没完没了地鸣叫,太阳从东边探出半个脸儿,杜文浩伸了一个懒腰,李浦也紧跟着走了出来。
“大人,你这么早啊,昨天晚上和人研究重修民居的事情好晚才睡,您该再睡上一会儿。”
杜文浩边走边扣着扣子,道:“不睡了,今天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我们多睡一会儿,老百姓的事情就要晚解决一天,时间不等人,走吧,先去州衙看看。”
李浦答应着,他是个军人,吃苦惯了,想不到杜文浩这样看着一个温文尔雅的太医,竟然也可以和自己一样吃苦,甚至比自己还要能忍耐,这让他坚信,杜文浩是一个为老百姓着想的官,为这样的人鞍前马后,鞠躬尽瘁也值得。
雅州秩序基本恢复之后,原先逃走的官吏也都有相当一部分回来了,也有一部分死于战乱,杜文浩不急着扩充补充官员,当前最需要的,是有粮,才能稳定民心。
他们来到衙门里,只见整个衙门躺着到处都是失去了家园的城里的居民,都无力地躺在地上,孩子的哭声此起彼伏,不停喊着:“娘,我饿……。”“爹,我想吃烧饼!”
这是最让杜文浩担心的问题,没有粮食,没有钱财,这些灾民怎么办?
其中,还有部分灾民已经出现伤寒症状,疫情并没有结束。
杜文浩立即回来部署工作,他先安排钱不收带着阎妙手、庞雨琴和雪霏儿,还有城里几个药铺的愿意参加救灾治病的郎中,组成医疗队,义务给伤寒病人治病。又派出衙门民壮,处理城里的垃圾,并配置大量的消毒药水进行彻底消毒。同时,拿出部分军粮熬粥发放给灾民,以解燃眉之急。
然后,他又安排李浦带领衙门官吏和捕快,调查城里粮商还有多少存粮。
不过在没有摸清情况之前,他还不能行动。
在随后的几天里,他与苏轼带着知州衙门的官吏们深入附近村寨探望灾民,了解恢复生产的情况,并下到田间地头查看庄稼长势,得知大部分庄稼在战火中都保留了下来,毕竟番军更在意的是钱财,而地里的粮食还没长好,也收割不了,所以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
只不过,现在正当青黄不接的时候,地里的粮食没成熟,仓库里的粮食大多吃光了,没吃光的也大多毁于了战火,很多百姓开始吃糠咽菜了。甚至有的开始吃树皮草根。所以,他准备提前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本来他是想等局势稳定之后再开始实施变法的,可现在的局势迫使他不得不把这个计划提前了。
回到雅州城,李浦已经清查出了粮商的存粮,告诉杜文浩,这些粮商都囤积又大量的粮食,由于粮仓比较隐蔽,躲过了兵灾,不过粮商们不愿意降价出售粮食,更不愿意免费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建议杜文浩下令强行征粮。
杜文浩听罢,摇摇头,只让李浦将这些粮商全部召集到了衙门开会。
粮商们不知道杜文浩会说什么,心中忐忑,他们既感激杜文浩领兵剿灭吐蕃西山部落番军,又担心自己囤积的粮食被衙门没收,有的有关系的粮商,已经琢磨着如何找上头的关系来搞定这个年轻的勾管官了。
杜文浩带着韩绛、苏轼来到会场,拿出圣旨宣读了对自己的任命。其中,特别是着令杜文浩在雅州一地实施新法的内容,让众粮商顿时都紧张起来,想议论几句,又不敢,都一个个蜡黄着脸起身见礼,假惺惺恭喜杜御医执掌雅州粮仓。
杜文浩接着介绍了韩绛的身份。
众粮商一听,这位手握兵权的大帅原来兼任成都府路的常平仓提举,负责整个成都府路的粮食供给调度,是他们的顶头上司。都一起起身施礼。
杜文浩先让韩绛训话,韩绛当然知道杜文浩这话的意思,咳嗽一声,朝东抱拳,恭恭敬敬道:“诸位应该知道,杜御医是皇上身边的人,医术冠绝天下,深得皇上宠信。圣上已经颁发圣旨,命杜御医为咱们雅州一州的勾管,并授权杜御医在雅州一地施行新法。本官即使身为成都府路常平仓提举,也不能干涉杜御医在雅州施行的新法。所以,等一会杜御医作出的决定,便是最终决定,别说在座诸位,就算本官,也无权更改,若有人以为上头有人,想捅到朝廷去,那也没用,因为这是皇上的决定,谁还能大得过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