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第178章 认亲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蜀锦人家最新章节!
第一缕朝阳投进白鹭堂的时候,季英英在雪青和湘儿的陪伴下走进了白鹭堂。
昨天匆忙之间,她还没来得及收拾好心情打量这间杨家最重要的正堂。
七架五间的明堂,白墙黑柱,十二扇高大的雕花木门大敞,远远就能望见两排整齐的扶椅拱卫着厅堂深处的方桌与两把太师椅。后面的屏风上方高悬着白鹭堂的匾额。阳光投在温润泛黄的家具上,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陈设散发出凝重与优雅。
昨天只觉得屋子大得惊人。今天季英英真实感觉到了织锦杨家沉淀了百年的气韵。
“三奶奶。”
厅前一排粗大的廊柱撑起一道宽达两丈的回廊。木质地板隐隐反光,跽坐着两排身着青衣的侍婢。
杨石氏坐在上首右边的椅子上。下首左右分别坐着杨二老爷夫妇和杨三老爷夫妇。平辈与孙辈的人悉数站着。加上四周侍侯的奴婢,济济一堂。大老爷百日未过,堂中众人都着白衣,青白二色让本该充满喜庆的认亲气氛变得肃穆起来。
“三奶奶小心台阶。”雪青虚扶了季英英一把,引着她走上回廊,迈进了尺余高的门槛。
她比益州本地小娘子高,雪青也比她矮了半头。大袖素锦连身裙穿出了飘若惊鸿的味道。瞧不到她的脚步,裙幅行云流水,裙摆轻轻漾动,煞是好看。
杨家不缺美人儿。说话尖酸的二太太邹氏,沉默寡言的三太太于氏和大房的大奶奶二奶奶岁数差不了多少,风韵尤存,年轻时也貌美如花。见着季英英的美貌都暗忖道,怪不得杨静渊会心仪于她。与季英英年龄相仿的杨家五娘七娘忍不住悄悄议论起来。
季英英想起了母亲和嬷嬷们的教导。她微垂着眼,在迈进厅堂时,貌似无意地睃了几眼。将最刺目的眼神记了下来。一种探索的眼神来自左首的杨二老爷,人人都好奇,他的目光充满了阴霾。另一道炙热的目光来自杨二老爷身后,是与杨静渊年纪相仿的男子,应该是杨家四郎。他的目光令季英英下意识地想起了赵修缘。
她耐心地听着雪青小声地给她介绍,一一上前行礼。
再不情愿,她已经嫁进了杨家。不论是还杨石氏当初出手相助的恩情,还是冲着杨静渊是大房的人,她也不能在二房三房面前丢脸。
杨二老爷默默地望着她,心里充满了疑问。
赶在百天热孝内替杨静渊娶回了季英英。这让对季英英一无所知的杨二老爷心生警觉。他迅速地想到了浣花染坊,难道说季家嫁女,把秘方当成了嫁妆?
季英英行完礼,杨二老爷借着训诫之机试探道:“你既然进了杨家的门,是杨家的媳妇,就不再是季家的娘子。凡事要为夫家着想。季家以染蜀红丝和浣花丝出名。相信侄媳也定能为杨家染出这样的顶级丝线。替杨家锦业出力。”
和赵家结了仇,这两种丝浣花染坊绝不会再出售给赵家。今年为了夺锦王,季氏已经答应只为杨家染丝。这只是权宜之计。如果季英英能染出季家的顶级丝线,将来杨家就不用再求季家了。杨石氏也很想知道季英英是否学到了季家的染丝秘方。
“季家秘方传子不传女,代代如此。侄媳不会染蜀红丝和浣花丝。打小家母就不准侄媳学染技。家里开着染坊,侄媳自小看得眼熟,却是个门外汉。”
她帮着杨家织斗锦配色出力就够了,凭什么要把季家的秘方献给杨家?季英英干脆说自己不懂。
杨石氏只知道季英英对配色有着极高的造诣,并不知道她还有高明的染技。听说没学会季家的染色秘方,虽然有些失望,并没有起疑。
杨二老爷心里的疑惑更重。如果不是为了季家的秘方,石氏急着把她娶进杨家来做什么?难不成还真是为了把杨三郎栓回来?不,杨二老爷在心里暗暗摇头。他不信强硬了一辈子的石氏会因为这个原因把季英英娶进门来。
斗锦。究竟季英英能为织斗锦做些什么?看来他有必要好好打听一番了。
季英英悄悄观察着杨家人。有些事她现在或许还不太明白,将来总会明白。她若无其事的跟着雪青的引领继续给杨三老爷夫妇见礼。
接下来是平辈。杨静岩夫妇不会为难她。堂兄弟用不着季英英去见礼,杨四郎第一个上前向她拱手行礼。
去年在锦里,季英英被周七郎纵马掳走,没见到杨静亭。杨静亭却是见过她的。当时觉得娇美可人。今天一身素裳,肤白胜雪,明眸宛转,如画中走出的仙子。杨四郎咕噜咽了口口水。他接过季英英送的扇套,手指摩挲着上面的一丛菊花,不怀好意地想。如果在杨三郎回家前先采了这朵花,杨三郎会是什么表情?他越想越兴奋,热心地说道:“三嫂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四郎。”
杨四郎长得像杨二老爷,和杨静渊一样长着杨家人的两道剑眉。过于热络的话让季英英感觉诧异。雪青扶着她的手略用了点力,像是有点紧张,又像是在提醒她离杨四郎远一点。季英英微微一笑,算是回答。
年龄相仿的五娘七娘有着少女同样的娇憨。为隔房的大伯守孝,两人穿了素白孝衣,裙边露出葱绿的牙边。头上的头面用的是银镶绿松石,水仙花似的婷婷玉立。话未多说,眼珠滴溜溜的转。一个瓜子脸。一个鹅蛋脸。对比二太太和三太太,季英英很容易分出了谁是谁。
相比同辈,她更喜欢杨静渊的侄儿侄女。杨静山有两子一女。杨静岩有一子一女。是澄字辈,女孩取掉了辈份那个字取了单字为名。
可能面对孩子,季英英更放松。见居长的杨澄玉小大人拟的,她想起自己幼时和三道堰一群孩子玩耍的情景,逗他说道:“澄玉想孝敬三婶婶,等到槐花开了,摘些新鲜槐花给婶婶蒸饼如何?”
杨家长大的小郎君恐怕连槐花能吃都不知道吧?
“后花园里就有槐树,澄玉亲自给三婶婶采槐花。”
季英英好奇了:“你怎么知道槐花能吃?”
澄玉终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三叔带我摘过。”
杨静渊小时候是什么样子呢?上树摘过槐花,下河摸过鱼和螃蟹吗?季英英突然觉得在杨家的日子多了一丝意义。她想知道关于杨静渊的一切。
第一缕朝阳投进白鹭堂的时候,季英英在雪青和湘儿的陪伴下走进了白鹭堂。
昨天匆忙之间,她还没来得及收拾好心情打量这间杨家最重要的正堂。
七架五间的明堂,白墙黑柱,十二扇高大的雕花木门大敞,远远就能望见两排整齐的扶椅拱卫着厅堂深处的方桌与两把太师椅。后面的屏风上方高悬着白鹭堂的匾额。阳光投在温润泛黄的家具上,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陈设散发出凝重与优雅。
昨天只觉得屋子大得惊人。今天季英英真实感觉到了织锦杨家沉淀了百年的气韵。
“三奶奶。”
厅前一排粗大的廊柱撑起一道宽达两丈的回廊。木质地板隐隐反光,跽坐着两排身着青衣的侍婢。
杨石氏坐在上首右边的椅子上。下首左右分别坐着杨二老爷夫妇和杨三老爷夫妇。平辈与孙辈的人悉数站着。加上四周侍侯的奴婢,济济一堂。大老爷百日未过,堂中众人都着白衣,青白二色让本该充满喜庆的认亲气氛变得肃穆起来。
“三奶奶小心台阶。”雪青虚扶了季英英一把,引着她走上回廊,迈进了尺余高的门槛。
她比益州本地小娘子高,雪青也比她矮了半头。大袖素锦连身裙穿出了飘若惊鸿的味道。瞧不到她的脚步,裙幅行云流水,裙摆轻轻漾动,煞是好看。
杨家不缺美人儿。说话尖酸的二太太邹氏,沉默寡言的三太太于氏和大房的大奶奶二奶奶岁数差不了多少,风韵尤存,年轻时也貌美如花。见着季英英的美貌都暗忖道,怪不得杨静渊会心仪于她。与季英英年龄相仿的杨家五娘七娘忍不住悄悄议论起来。
季英英想起了母亲和嬷嬷们的教导。她微垂着眼,在迈进厅堂时,貌似无意地睃了几眼。将最刺目的眼神记了下来。一种探索的眼神来自左首的杨二老爷,人人都好奇,他的目光充满了阴霾。另一道炙热的目光来自杨二老爷身后,是与杨静渊年纪相仿的男子,应该是杨家四郎。他的目光令季英英下意识地想起了赵修缘。
她耐心地听着雪青小声地给她介绍,一一上前行礼。
再不情愿,她已经嫁进了杨家。不论是还杨石氏当初出手相助的恩情,还是冲着杨静渊是大房的人,她也不能在二房三房面前丢脸。
杨二老爷默默地望着她,心里充满了疑问。
赶在百天热孝内替杨静渊娶回了季英英。这让对季英英一无所知的杨二老爷心生警觉。他迅速地想到了浣花染坊,难道说季家嫁女,把秘方当成了嫁妆?
季英英行完礼,杨二老爷借着训诫之机试探道:“你既然进了杨家的门,是杨家的媳妇,就不再是季家的娘子。凡事要为夫家着想。季家以染蜀红丝和浣花丝出名。相信侄媳也定能为杨家染出这样的顶级丝线。替杨家锦业出力。”
和赵家结了仇,这两种丝浣花染坊绝不会再出售给赵家。今年为了夺锦王,季氏已经答应只为杨家染丝。这只是权宜之计。如果季英英能染出季家的顶级丝线,将来杨家就不用再求季家了。杨石氏也很想知道季英英是否学到了季家的染丝秘方。
“季家秘方传子不传女,代代如此。侄媳不会染蜀红丝和浣花丝。打小家母就不准侄媳学染技。家里开着染坊,侄媳自小看得眼熟,却是个门外汉。”
她帮着杨家织斗锦配色出力就够了,凭什么要把季家的秘方献给杨家?季英英干脆说自己不懂。
杨石氏只知道季英英对配色有着极高的造诣,并不知道她还有高明的染技。听说没学会季家的染色秘方,虽然有些失望,并没有起疑。
杨二老爷心里的疑惑更重。如果不是为了季家的秘方,石氏急着把她娶进杨家来做什么?难不成还真是为了把杨三郎栓回来?不,杨二老爷在心里暗暗摇头。他不信强硬了一辈子的石氏会因为这个原因把季英英娶进门来。
斗锦。究竟季英英能为织斗锦做些什么?看来他有必要好好打听一番了。
季英英悄悄观察着杨家人。有些事她现在或许还不太明白,将来总会明白。她若无其事的跟着雪青的引领继续给杨三老爷夫妇见礼。
接下来是平辈。杨静岩夫妇不会为难她。堂兄弟用不着季英英去见礼,杨四郎第一个上前向她拱手行礼。
去年在锦里,季英英被周七郎纵马掳走,没见到杨静亭。杨静亭却是见过她的。当时觉得娇美可人。今天一身素裳,肤白胜雪,明眸宛转,如画中走出的仙子。杨四郎咕噜咽了口口水。他接过季英英送的扇套,手指摩挲着上面的一丛菊花,不怀好意地想。如果在杨三郎回家前先采了这朵花,杨三郎会是什么表情?他越想越兴奋,热心地说道:“三嫂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四郎。”
杨四郎长得像杨二老爷,和杨静渊一样长着杨家人的两道剑眉。过于热络的话让季英英感觉诧异。雪青扶着她的手略用了点力,像是有点紧张,又像是在提醒她离杨四郎远一点。季英英微微一笑,算是回答。
年龄相仿的五娘七娘有着少女同样的娇憨。为隔房的大伯守孝,两人穿了素白孝衣,裙边露出葱绿的牙边。头上的头面用的是银镶绿松石,水仙花似的婷婷玉立。话未多说,眼珠滴溜溜的转。一个瓜子脸。一个鹅蛋脸。对比二太太和三太太,季英英很容易分出了谁是谁。
相比同辈,她更喜欢杨静渊的侄儿侄女。杨静山有两子一女。杨静岩有一子一女。是澄字辈,女孩取掉了辈份那个字取了单字为名。
可能面对孩子,季英英更放松。见居长的杨澄玉小大人拟的,她想起自己幼时和三道堰一群孩子玩耍的情景,逗他说道:“澄玉想孝敬三婶婶,等到槐花开了,摘些新鲜槐花给婶婶蒸饼如何?”
杨家长大的小郎君恐怕连槐花能吃都不知道吧?
“后花园里就有槐树,澄玉亲自给三婶婶采槐花。”
季英英好奇了:“你怎么知道槐花能吃?”
澄玉终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三叔带我摘过。”
杨静渊小时候是什么样子呢?上树摘过槐花,下河摸过鱼和螃蟹吗?季英英突然觉得在杨家的日子多了一丝意义。她想知道关于杨静渊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