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第193章 崇祯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武道宗师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国士最新章节!
风呼啸而过,如波如涛,已经一整夜了。
禁中没有树,那风势无遮无拦,咆哮得如同一头困在牢笼中的洪荒巨兽。
满天都是黑压压的阴云,自从冬至以来,京城就没下过哪怕一场雪,北中国的土地旱得已经裂开了手掌宽的裂口。
漫天的尘土,和着驼铃,和着牲畜的粪便味道,夹天夹地而来,落到房顶,落到地上。
整个京城,都仿佛变成了土黄色。
就连往日间看起来银亮一片的南海仿佛也被笼罩在一层灰霾之中,再看不到一丝坚冰的反光。
在其他年份,这时刻正是宫中内侍们在海子里取冰,然后用棉被小心裹着,藏于地窖的时节。可因为冰面实在太脏,再加上万岁爷说用每年藏冰,耗费那么多人力,又浪费这么多被子,就为了三伏天能吃一口冰镇酸梅汤,不值当。于是,年都过完了,中海南海上依旧看不到一丝人影。
此刻,在西苑的一个不太的房间里,一个面容苍白的中年人也如同一头困兽一样背着手在里面转着圈。
他长着一张苍白的脸,年纪虽然不大,可已经起了抬头纹,胡须和头发也显得枯槁,有的地方甚至花白。
身上也穿得简朴,一袭青色道袍已经洗得发白,袖口处甚至还打了补丁。
若不认识他的人,还真要将他当成一个整日为生计而奔波的疲惫的中年人。
“一千二百三十。”一个太监模样的人站在一边,摸着额头夸张地叫了一声。
“什么一千二百三十?”中年人停了下来,胸口微微起伏,额头上也沁出一层汗水来。
“万岁爷爷你已经转了一千二百三十圈了。”那太监摸着额头的手在太阳穴上使劲地按着,用谄媚的语气夸张地叫到:“万岁爷龙行虎步,微步凌波,奴婢肉体凡胎,已经看得头晕了。”
没错,这个中年人正是当今大明王朝的主人,崇祯皇帝朱由检。
“高起潜你这个奴才倒是心细,朕转了多少圈你都能记着。”崇祯皇帝哼了一声。
太监高起潜急忙从一个小太监手头接过一张棉巾,用热水沁了,拧干,小心地给崇祯皇帝粘着额头上的汗水,尖声尖气道:“万岁爷就是奴婢们头上那片天,没有万岁爷就没有奴婢等。陛下的一言一行,奴婢自然要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崇祯难得地一笑,挥了挥手:“你这老奴有心了。”
高起潜得意地将收回棉巾,道:“陛下龙体不好,平日间活动活动筋骨原本是极好的,可事行有度,不可操切。”
“操切,操切……”崇祯心中一动,突然轻叹一声:“朕自登基以外,已逾十载,平日里所思所想,就是中兴我大明,做事不可谓不勇猛刚进。可是,这国家如今却糜烂成如今这般模样,朕也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前日,杨嗣昌上表骂朕,说朕做事没有长性,又操切,朝令夕改,是个昏君。又说什么,一件国政从颁布实施到初见成效,至少也得三到五年,哪像崇祯朝的政令,三五日就变个花样,实在荒唐……操切……是啊,或许朕做事有的时候是急了些。”
“陛下那是尧舜之君,杨阁老无礼,竟敢咆哮君前,真真可恶!”见崇祯一脸的落寞,高起潜立即意识到这是自己邀宠的机会,骂道:“这个杨嗣昌纯粹是一派胡言,他这道表彰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私心。”
“私心?”崇祯警惕起来:“你说说。”
按说,依照崇祯早年的规矩,这等国家大事,崇祯是根本不会在太监面前谈起的。在他心目中,太监都是天生的阉贼、小人。历朝历代,国家大事都是坏在这一群小人手上的。因此,他普一登基,第一件事就是裁撤了东厂,并将司礼监的批红大权收了回去。
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好事,怎么说也是一等一的明君。近贤臣,远小人,明朝绝对会在自己手上重现弘治年间的盛世。
可事与愿违,没有了太监祸国,朝政落到正人君子手上的结果是,国家反一天一天烂了下去。到如今,辽东的建奴势力越来越强,整个东北已经尽陷敌手,关宁军已经退缩到辽西走廊地带。而在国内,农民军纵横山、陕、河南、湖北几省如入无人之境,到如今,兵锋已经威胁到南京东南财税重地。
朕自登基以来,食不过五味,衣不过三袭,克己守礼,一切都按照圣人书籍上的明君标准来做事做人,怎么这国家还变成这样?
一定是什么地方不对,一定是的?
去年凤阳陷落,祖陵中的那一把火可以说是烧到崇祯心头,将他彻底烧痛了。
事后,崇祯痛哭流涕,破天荒地第一次下了罪己诏,并调动各路大军,甚至自掏腰包七万两白银做军费剿灭贼军。
但战争进行得非常不顺,农民军在回到陕西之后,打得洪亨九没有还手之力,只能龟缩在西安等几座大城不敢出城接战。眼见着整个陕西就要尽陷敌人,闯军大将军高杰突然受了招安,拉走了闯军一大办兵力。
这个高杰倒是个人物,只几仗,就将闯军赶出了陕西,整个西北局面顿时稳定下来。
当时的崇祯皇帝用“欢喜若狂”四字来形容也不为过,也亲自拟旨,将高杰大大地夸奖了一番。
本以为农民军被赶出陕西之后,已经成了无根之木,覆亡之在朝夕。
却不想,刚到春节,贼军竟集中了三十万大军杀到了南直隶,锋芒直指滁州。
拜这个时代糟糕的通讯手段所赐,崇祯也是四日前才接到了八百里加急,知道这个消息的。
刚开始的时候,崇祯皇帝还不以为然。可等他一拿出地图,又记起太祖龙兴伟绩时,顿时如一盆冷水淋到头上。
滁州距离南京大胜关直线距离不过两百里,又居高临下,若是滁州失陷,贼人大军朝发夕至,随时都能打到南京城下。
这也是当初太祖皇帝起家时的手法,就因为拿下此地,进而拿下南京,以东南财赋为根本才得以席卷天下的。
如今明朝的北方省份已经糜烂到不可收拾,别说赋税了,朝廷连赈济灾民的银子都拿不出来。如果东南有失,明王朝也就完蛋了。
也因为实在太紧张,崇祯皇帝顿觉彷徨无计,这几天整日都如关在笼子里的困兽,围着一个看不见的圆心不住地绕圈。
听到皇帝问,高起潜小心地说:“杨阁老以前在外督师的时候,大权独揽,可谓是一方诸侯,日子不知道过得有多滋润。但这次回京就任兵部尚书一职,又入阁为相,按说也是显贵了。可这个老杨心头难免要犯嘀咕,也觉得大为不爽快。”
崇祯:“你这奴婢,朕是知道的了,最喜欢在背后说别人坏话,损人不利己……说说,杨阁老是怎么不爽快的?”
高起潜先前听到皇帝呵斥,本是一惊,后来听到他问,心中一松,道:“陛下内阁的阁员一年换上一茬,万岁登基十年,奴婢都记不清内阁究竟有过多少阁员。估计杨阁老也担心这个辅臣当不了几个月,就被万岁爷您给撸了,这次故意上表说万岁爷用政操切。其实,就是指责陛下用人太骤,提醒万岁爷让他这个阁老多做些日子。”
“原来如此,你这个奴婢倒是说得有理。”崇祯忍不住笑起来:“诛心之言,以后就不要乱讲了。朕点他入阁,领兵部尚书一职,看重的是他的用兵手段。对了,滁州用兵事,他又有什么说道?”
高起潜苦着脸,又忍不住说起杨后嗣昌的坏话来。他这人就有这么个秉性,见不得别人的好,总喜欢在背后编排他人的不是。无论这人同他是否有冤仇,反正他就这么个爱好:“还能怎么样,陛下大约不知道,杨阁这几日正在同朝中几个重臣商议着要弹劾卢象升呢?”
“弹劾卢像升,又为什么?”崇祯吃了一惊。
高起潜:“卢象升很能打的,又是陛下御笔点的督师。这个杨阁老也是个能带兵的,估计是嫉妒了,想拿掉卢大人,换他自己的人上去。依奴婢看来,贼军进犯滁州,杨阁老未必不暗自欢喜。”
崇祯皱了一下眉头,喝道:“好奴婢,乱嚼什么舌头。朝廷军国大事,也是你能插嘴的,滚下去!”
“是。”高起潜吓得满头冷汗,抱头鼠蹿地退了下去。
看着他的背影,崇祯心中突然烦躁起来。确实,卢象升来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才,可谓是寄以厚望。卢象升的仗若是打得好,也是他的面子。
可如果滁州有失,作为南五省的督师,卢象升难辞其咎,最后,免不得要被大臣们弹劾,就连他崇祯也是大大丢人。
一想到到时候,群臣对卢象升喊打喊杀,进而骂自己是昏君的那一幕,崇祯心中就一阵担忧,甚至有些微微地畏惧了。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有太监来报:“杨阁老来了。”
话音刚落,就看到一个风度翩翩的正二品官员走了进来。
无事不登三宝殿,杨嗣昌突然跑来,难道滁州出事了?
崇祯心中一阵惊慌:对,肯定是,卢象升手头不过两万,祖宽三千,就算加上整个南京的军队,也超不过七万。可贼军有三十万,三十万……卢象升,大失朕望……该死,该死,朕要剐了你!
“杨阁老……”崇祯的声音中不为人察觉地带着一丝颤音。
“陛下,大喜,大喜啊!”杨嗣昌一脸的欢喜:“大捷,空前大捷!”
风呼啸而过,如波如涛,已经一整夜了。
禁中没有树,那风势无遮无拦,咆哮得如同一头困在牢笼中的洪荒巨兽。
满天都是黑压压的阴云,自从冬至以来,京城就没下过哪怕一场雪,北中国的土地旱得已经裂开了手掌宽的裂口。
漫天的尘土,和着驼铃,和着牲畜的粪便味道,夹天夹地而来,落到房顶,落到地上。
整个京城,都仿佛变成了土黄色。
就连往日间看起来银亮一片的南海仿佛也被笼罩在一层灰霾之中,再看不到一丝坚冰的反光。
在其他年份,这时刻正是宫中内侍们在海子里取冰,然后用棉被小心裹着,藏于地窖的时节。可因为冰面实在太脏,再加上万岁爷说用每年藏冰,耗费那么多人力,又浪费这么多被子,就为了三伏天能吃一口冰镇酸梅汤,不值当。于是,年都过完了,中海南海上依旧看不到一丝人影。
此刻,在西苑的一个不太的房间里,一个面容苍白的中年人也如同一头困兽一样背着手在里面转着圈。
他长着一张苍白的脸,年纪虽然不大,可已经起了抬头纹,胡须和头发也显得枯槁,有的地方甚至花白。
身上也穿得简朴,一袭青色道袍已经洗得发白,袖口处甚至还打了补丁。
若不认识他的人,还真要将他当成一个整日为生计而奔波的疲惫的中年人。
“一千二百三十。”一个太监模样的人站在一边,摸着额头夸张地叫了一声。
“什么一千二百三十?”中年人停了下来,胸口微微起伏,额头上也沁出一层汗水来。
“万岁爷爷你已经转了一千二百三十圈了。”那太监摸着额头的手在太阳穴上使劲地按着,用谄媚的语气夸张地叫到:“万岁爷龙行虎步,微步凌波,奴婢肉体凡胎,已经看得头晕了。”
没错,这个中年人正是当今大明王朝的主人,崇祯皇帝朱由检。
“高起潜你这个奴才倒是心细,朕转了多少圈你都能记着。”崇祯皇帝哼了一声。
太监高起潜急忙从一个小太监手头接过一张棉巾,用热水沁了,拧干,小心地给崇祯皇帝粘着额头上的汗水,尖声尖气道:“万岁爷就是奴婢们头上那片天,没有万岁爷就没有奴婢等。陛下的一言一行,奴婢自然要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崇祯难得地一笑,挥了挥手:“你这老奴有心了。”
高起潜得意地将收回棉巾,道:“陛下龙体不好,平日间活动活动筋骨原本是极好的,可事行有度,不可操切。”
“操切,操切……”崇祯心中一动,突然轻叹一声:“朕自登基以外,已逾十载,平日里所思所想,就是中兴我大明,做事不可谓不勇猛刚进。可是,这国家如今却糜烂成如今这般模样,朕也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前日,杨嗣昌上表骂朕,说朕做事没有长性,又操切,朝令夕改,是个昏君。又说什么,一件国政从颁布实施到初见成效,至少也得三到五年,哪像崇祯朝的政令,三五日就变个花样,实在荒唐……操切……是啊,或许朕做事有的时候是急了些。”
“陛下那是尧舜之君,杨阁老无礼,竟敢咆哮君前,真真可恶!”见崇祯一脸的落寞,高起潜立即意识到这是自己邀宠的机会,骂道:“这个杨嗣昌纯粹是一派胡言,他这道表彰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私心。”
“私心?”崇祯警惕起来:“你说说。”
按说,依照崇祯早年的规矩,这等国家大事,崇祯是根本不会在太监面前谈起的。在他心目中,太监都是天生的阉贼、小人。历朝历代,国家大事都是坏在这一群小人手上的。因此,他普一登基,第一件事就是裁撤了东厂,并将司礼监的批红大权收了回去。
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好事,怎么说也是一等一的明君。近贤臣,远小人,明朝绝对会在自己手上重现弘治年间的盛世。
可事与愿违,没有了太监祸国,朝政落到正人君子手上的结果是,国家反一天一天烂了下去。到如今,辽东的建奴势力越来越强,整个东北已经尽陷敌手,关宁军已经退缩到辽西走廊地带。而在国内,农民军纵横山、陕、河南、湖北几省如入无人之境,到如今,兵锋已经威胁到南京东南财税重地。
朕自登基以来,食不过五味,衣不过三袭,克己守礼,一切都按照圣人书籍上的明君标准来做事做人,怎么这国家还变成这样?
一定是什么地方不对,一定是的?
去年凤阳陷落,祖陵中的那一把火可以说是烧到崇祯心头,将他彻底烧痛了。
事后,崇祯痛哭流涕,破天荒地第一次下了罪己诏,并调动各路大军,甚至自掏腰包七万两白银做军费剿灭贼军。
但战争进行得非常不顺,农民军在回到陕西之后,打得洪亨九没有还手之力,只能龟缩在西安等几座大城不敢出城接战。眼见着整个陕西就要尽陷敌人,闯军大将军高杰突然受了招安,拉走了闯军一大办兵力。
这个高杰倒是个人物,只几仗,就将闯军赶出了陕西,整个西北局面顿时稳定下来。
当时的崇祯皇帝用“欢喜若狂”四字来形容也不为过,也亲自拟旨,将高杰大大地夸奖了一番。
本以为农民军被赶出陕西之后,已经成了无根之木,覆亡之在朝夕。
却不想,刚到春节,贼军竟集中了三十万大军杀到了南直隶,锋芒直指滁州。
拜这个时代糟糕的通讯手段所赐,崇祯也是四日前才接到了八百里加急,知道这个消息的。
刚开始的时候,崇祯皇帝还不以为然。可等他一拿出地图,又记起太祖龙兴伟绩时,顿时如一盆冷水淋到头上。
滁州距离南京大胜关直线距离不过两百里,又居高临下,若是滁州失陷,贼人大军朝发夕至,随时都能打到南京城下。
这也是当初太祖皇帝起家时的手法,就因为拿下此地,进而拿下南京,以东南财赋为根本才得以席卷天下的。
如今明朝的北方省份已经糜烂到不可收拾,别说赋税了,朝廷连赈济灾民的银子都拿不出来。如果东南有失,明王朝也就完蛋了。
也因为实在太紧张,崇祯皇帝顿觉彷徨无计,这几天整日都如关在笼子里的困兽,围着一个看不见的圆心不住地绕圈。
听到皇帝问,高起潜小心地说:“杨阁老以前在外督师的时候,大权独揽,可谓是一方诸侯,日子不知道过得有多滋润。但这次回京就任兵部尚书一职,又入阁为相,按说也是显贵了。可这个老杨心头难免要犯嘀咕,也觉得大为不爽快。”
崇祯:“你这奴婢,朕是知道的了,最喜欢在背后说别人坏话,损人不利己……说说,杨阁老是怎么不爽快的?”
高起潜先前听到皇帝呵斥,本是一惊,后来听到他问,心中一松,道:“陛下内阁的阁员一年换上一茬,万岁登基十年,奴婢都记不清内阁究竟有过多少阁员。估计杨阁老也担心这个辅臣当不了几个月,就被万岁爷您给撸了,这次故意上表说万岁爷用政操切。其实,就是指责陛下用人太骤,提醒万岁爷让他这个阁老多做些日子。”
“原来如此,你这个奴婢倒是说得有理。”崇祯忍不住笑起来:“诛心之言,以后就不要乱讲了。朕点他入阁,领兵部尚书一职,看重的是他的用兵手段。对了,滁州用兵事,他又有什么说道?”
高起潜苦着脸,又忍不住说起杨后嗣昌的坏话来。他这人就有这么个秉性,见不得别人的好,总喜欢在背后编排他人的不是。无论这人同他是否有冤仇,反正他就这么个爱好:“还能怎么样,陛下大约不知道,杨阁这几日正在同朝中几个重臣商议着要弹劾卢象升呢?”
“弹劾卢像升,又为什么?”崇祯吃了一惊。
高起潜:“卢象升很能打的,又是陛下御笔点的督师。这个杨阁老也是个能带兵的,估计是嫉妒了,想拿掉卢大人,换他自己的人上去。依奴婢看来,贼军进犯滁州,杨阁老未必不暗自欢喜。”
崇祯皱了一下眉头,喝道:“好奴婢,乱嚼什么舌头。朝廷军国大事,也是你能插嘴的,滚下去!”
“是。”高起潜吓得满头冷汗,抱头鼠蹿地退了下去。
看着他的背影,崇祯心中突然烦躁起来。确实,卢象升来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才,可谓是寄以厚望。卢象升的仗若是打得好,也是他的面子。
可如果滁州有失,作为南五省的督师,卢象升难辞其咎,最后,免不得要被大臣们弹劾,就连他崇祯也是大大丢人。
一想到到时候,群臣对卢象升喊打喊杀,进而骂自己是昏君的那一幕,崇祯心中就一阵担忧,甚至有些微微地畏惧了。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有太监来报:“杨阁老来了。”
话音刚落,就看到一个风度翩翩的正二品官员走了进来。
无事不登三宝殿,杨嗣昌突然跑来,难道滁州出事了?
崇祯心中一阵惊慌:对,肯定是,卢象升手头不过两万,祖宽三千,就算加上整个南京的军队,也超不过七万。可贼军有三十万,三十万……卢象升,大失朕望……该死,该死,朕要剐了你!
“杨阁老……”崇祯的声音中不为人察觉地带着一丝颤音。
“陛下,大喜,大喜啊!”杨嗣昌一脸的欢喜:“大捷,空前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