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只有更好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商界巅峰最新章节!
宋太平看到温祥瑞和自己母亲李晓梦带领的研发团队,对产品吹毛求疵,要求达到完美程度,连忙赶往研发企划部,从实验室里将温祥瑞和母亲李晓梦强行从实验室里拉出来,叫到一间办公室,屏退了办公室里其他职员,关上房门,才讲解其中缘由:
大多数优秀的企业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自己的经营信条。不断地追求进步和完善,可以成为企业前进的动力。不过,有句古话,水满则滋,月盈则亏。一件事物好到了极点,往往就会成为坏的开始。
管理学有一个彼得斯定律,这个定律是由美国管理学家T.彼得斯提出。指为产品最后1%的完满性所做的努力,可能导致市场的丧失。
彼得斯定律给管理者的启示就是:精细勿拘细,求全莫贪全。正如一句经典的广告词所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现在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一定要统筹好产品竞争与市场竞争、质量竞争与速度竞争。
做产品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哪件产品可以算得上是完美无缺,即使是再出色的设计师,其设计出的产品也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宝宝软件公司为了其视窗操作系统,维持着一支由千余人组成的开发人员队伍,其中个个都是极为出色的软件工程师。即使这样,你也会经常看到,当一个新宝宝软件公司产品推出之后,不用多长时间你就能找到该产品的升级包或是补丁。这不正说明了宝宝软件公司的产品具有漏洞吗?为什么宝宝软件公司要把存有漏洞的产品推向市场呢?难道宝宝软件公司没有意识到很多的计算机病毒正是通过这些宝宝软件公司产品的漏洞而对计算机进行攻击吗?
我们应该相信,宝宝软件公司的经营者一定知道,将仍存在一定缺陷的产品推向市场,很有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然而,倘若宝宝软件公司执意于追求产品的完美,一直等到将所有的产品漏洞加以弥补之后,再向市场推出这一完美的产品,那不知道下一款新操作系统的出现要等到何年何月,而且估计那时的操作系统市场,十之八九已经“城头变换大王旗”。
某中小型的IT企业,老总属于完美主义者,软件或技术有一点瑕疵都要返工重来。公司曾推出一个游戏软件,比目前市场上第一品牌更具优势和吸引力。但老总认为这个游戏太简单,用户只要玩上20次就可以通关了,必须增加复杂程度。结果重新开始设计,最后耽误了5个多月,让对手的产品抢占了先机而成为全国第一品牌。
如果我们将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分解,可以将其分为基本需求和扩展需求。消费者每购买一件商品,首先考虑的是基本需求,即这件商品首先是否能满足自己一些最基本的需求,就像购买牙刷主要是为了刷牙。在满足了基本的需求之后,消费者才会考虑其扩展需求,如产品的质量、外观、性能等等。每一件产品,都必须能够首先具有满足一定消费者基本需求的能力,而商家对产品或服务的不断改进,则多数是在质量、外观、性能等消费者扩展需求上下功夫。
诚然,在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延伸需求,从表面上来看是一件好事。
香蕉手机公司的管理者忽视了计算机市场的特性,那就是快。在个人电脑行业中,时间是起决定性的竞争要素,如果能在短时期内生产出领先的产品投放市场,则更容易获得市场上的成功,这也就要求企业不能在产品的改进上投入无休止的时间,而这个错误却恰恰发生在了苹果的身上。
由于一大批公司进入个人电脑市场,香蕉手机公司的处境愈发不妙。为了扭转在市场上的不利局面,香蕉手机公司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那就是推出一款超出所有竞争对手产品性能的超级电脑。香蕉手机公司希望通过推出这款新产品,能够让自己永远居于竞争前列,以扭转目前不利的局面。
为了做好这款名叫“苹果三型”的超级电脑的开发研制工作,香蕉手机公司的总经理亲自上阵,并全面负责。然而工程师出身的他,却缺乏必要的商业营销知识。他认为,电脑既然是一种高科技产品,自然市场也就围绕着科技的领先性展开竞争,因而谁能推出更高级的电脑,谁就能抢占市场。因此,他对这款新的超级电脑在其性能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一系列的指标都要求做到高、精、尖,以至于香蕉手机公司的科研人员都开始叫苦不迭。开发一年半后,整个“苹果三型”电脑仍有五分之三的技术问题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新产品预计推出时间也不得不一拖再拖。虽然香蕉手机公司的管理层一再对外宣布:苹果正是出于顾客需要的考虑,才一再推迟了苹果三型的上市时间。由于苹果出产的都是精品,因而绝对不能够草率地粗制滥造。然而,市场和消费者的耐心都是有限度的。为了表明苹果对时间承诺的重视,苹果还是在没有做到预期设计目标的情况下,就将自己的“苹果三型”电脑推向了市场。
由于产品在对外的宣传中是以预计的高水准作为炒作点,而实际产品却难以达到原先预计的水平,因而新产品上市不久,广告和产品的严重不符导致顾客怨声不断,舆论媒体也趁机大做文章。此时的香蕉手机公司,也开始陷入了一个低谷时期。
从一个家用电脑的先锋,滑落为一个缺乏信誉的二流公司,苹果的教训不能说不惨重。其实,苹果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没有听到顾客的需求,而是故步自封地要求产品的完美和技术的绝对领先。商机是瞬息万变的,企业生产的不需要是完美的艺术品,而应该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及时地满足客户、较快地占领市场才是企业克敌制胜的法宝。
但是过分追求产品的完美性,可能导致两个方面的不利影响。首先是产品的成本。要追求产品的完美性,就需要企业在研发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而这会使产品的成本大幅度增加,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增加。一旦产品的价格超出了消费者所能承受的范围,即使是再完美的产品,也很难被消费者所接受。其次是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进入市场的时机非常重要,有时市场机遇稍纵即逝。一味地追求完美而迟迟不肯投入市场,很可能让你无法抓住眼前的市场机遇。
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企业在确定自己的生产量时应做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其实,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也是如此。也许为了那最后的1%,我们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而却很难获得额外的收益。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这种做法又有何意义呢?
我们需要根据试用新产品同胞的反馈信息,全力提升产品的科技技术含量,而不是完美上过于纠葛。
温祥瑞和李晓梦恍然大悟,有些惭愧的坦诚他们的失误,立即向宋太平告退,返回研发团队进行调整。
宋太平看到温祥瑞和自己母亲李晓梦带领的研发团队,对产品吹毛求疵,要求达到完美程度,连忙赶往研发企划部,从实验室里将温祥瑞和母亲李晓梦强行从实验室里拉出来,叫到一间办公室,屏退了办公室里其他职员,关上房门,才讲解其中缘由:
大多数优秀的企业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自己的经营信条。不断地追求进步和完善,可以成为企业前进的动力。不过,有句古话,水满则滋,月盈则亏。一件事物好到了极点,往往就会成为坏的开始。
管理学有一个彼得斯定律,这个定律是由美国管理学家T.彼得斯提出。指为产品最后1%的完满性所做的努力,可能导致市场的丧失。
彼得斯定律给管理者的启示就是:精细勿拘细,求全莫贪全。正如一句经典的广告词所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现在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一定要统筹好产品竞争与市场竞争、质量竞争与速度竞争。
做产品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哪件产品可以算得上是完美无缺,即使是再出色的设计师,其设计出的产品也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宝宝软件公司为了其视窗操作系统,维持着一支由千余人组成的开发人员队伍,其中个个都是极为出色的软件工程师。即使这样,你也会经常看到,当一个新宝宝软件公司产品推出之后,不用多长时间你就能找到该产品的升级包或是补丁。这不正说明了宝宝软件公司的产品具有漏洞吗?为什么宝宝软件公司要把存有漏洞的产品推向市场呢?难道宝宝软件公司没有意识到很多的计算机病毒正是通过这些宝宝软件公司产品的漏洞而对计算机进行攻击吗?
我们应该相信,宝宝软件公司的经营者一定知道,将仍存在一定缺陷的产品推向市场,很有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然而,倘若宝宝软件公司执意于追求产品的完美,一直等到将所有的产品漏洞加以弥补之后,再向市场推出这一完美的产品,那不知道下一款新操作系统的出现要等到何年何月,而且估计那时的操作系统市场,十之八九已经“城头变换大王旗”。
某中小型的IT企业,老总属于完美主义者,软件或技术有一点瑕疵都要返工重来。公司曾推出一个游戏软件,比目前市场上第一品牌更具优势和吸引力。但老总认为这个游戏太简单,用户只要玩上20次就可以通关了,必须增加复杂程度。结果重新开始设计,最后耽误了5个多月,让对手的产品抢占了先机而成为全国第一品牌。
如果我们将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分解,可以将其分为基本需求和扩展需求。消费者每购买一件商品,首先考虑的是基本需求,即这件商品首先是否能满足自己一些最基本的需求,就像购买牙刷主要是为了刷牙。在满足了基本的需求之后,消费者才会考虑其扩展需求,如产品的质量、外观、性能等等。每一件产品,都必须能够首先具有满足一定消费者基本需求的能力,而商家对产品或服务的不断改进,则多数是在质量、外观、性能等消费者扩展需求上下功夫。
诚然,在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延伸需求,从表面上来看是一件好事。
香蕉手机公司的管理者忽视了计算机市场的特性,那就是快。在个人电脑行业中,时间是起决定性的竞争要素,如果能在短时期内生产出领先的产品投放市场,则更容易获得市场上的成功,这也就要求企业不能在产品的改进上投入无休止的时间,而这个错误却恰恰发生在了苹果的身上。
由于一大批公司进入个人电脑市场,香蕉手机公司的处境愈发不妙。为了扭转在市场上的不利局面,香蕉手机公司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那就是推出一款超出所有竞争对手产品性能的超级电脑。香蕉手机公司希望通过推出这款新产品,能够让自己永远居于竞争前列,以扭转目前不利的局面。
为了做好这款名叫“苹果三型”的超级电脑的开发研制工作,香蕉手机公司的总经理亲自上阵,并全面负责。然而工程师出身的他,却缺乏必要的商业营销知识。他认为,电脑既然是一种高科技产品,自然市场也就围绕着科技的领先性展开竞争,因而谁能推出更高级的电脑,谁就能抢占市场。因此,他对这款新的超级电脑在其性能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一系列的指标都要求做到高、精、尖,以至于香蕉手机公司的科研人员都开始叫苦不迭。开发一年半后,整个“苹果三型”电脑仍有五分之三的技术问题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新产品预计推出时间也不得不一拖再拖。虽然香蕉手机公司的管理层一再对外宣布:苹果正是出于顾客需要的考虑,才一再推迟了苹果三型的上市时间。由于苹果出产的都是精品,因而绝对不能够草率地粗制滥造。然而,市场和消费者的耐心都是有限度的。为了表明苹果对时间承诺的重视,苹果还是在没有做到预期设计目标的情况下,就将自己的“苹果三型”电脑推向了市场。
由于产品在对外的宣传中是以预计的高水准作为炒作点,而实际产品却难以达到原先预计的水平,因而新产品上市不久,广告和产品的严重不符导致顾客怨声不断,舆论媒体也趁机大做文章。此时的香蕉手机公司,也开始陷入了一个低谷时期。
从一个家用电脑的先锋,滑落为一个缺乏信誉的二流公司,苹果的教训不能说不惨重。其实,苹果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没有听到顾客的需求,而是故步自封地要求产品的完美和技术的绝对领先。商机是瞬息万变的,企业生产的不需要是完美的艺术品,而应该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及时地满足客户、较快地占领市场才是企业克敌制胜的法宝。
但是过分追求产品的完美性,可能导致两个方面的不利影响。首先是产品的成本。要追求产品的完美性,就需要企业在研发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而这会使产品的成本大幅度增加,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增加。一旦产品的价格超出了消费者所能承受的范围,即使是再完美的产品,也很难被消费者所接受。其次是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进入市场的时机非常重要,有时市场机遇稍纵即逝。一味地追求完美而迟迟不肯投入市场,很可能让你无法抓住眼前的市场机遇。
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企业在确定自己的生产量时应做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其实,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也是如此。也许为了那最后的1%,我们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而却很难获得额外的收益。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这种做法又有何意义呢?
我们需要根据试用新产品同胞的反馈信息,全力提升产品的科技技术含量,而不是完美上过于纠葛。
温祥瑞和李晓梦恍然大悟,有些惭愧的坦诚他们的失误,立即向宋太平告退,返回研发团队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