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三国混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最后的三国最新章节!
成都之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蜀中战事的结束,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魏国大军兵分三路,一路由北向南进攻涪城,一路由南向北进攻雒城,一路由东向西进攻广汉、德阳,把整个战火烧遍了蜀中平原。
与野战不同,据城而守的吴军虽然陆战能力不及魏军,但依靠坚固的城防,还是可以明显地扼制魏军的攻势,双方大体上兵力相差不多,所以战况激烈,战事胶着,陆抗也暂时守住了既得利益。
这注定是一场长期而艰苦的拉锯战,较量的就是双方的综合实力,吴国十五万大军入川,几乎要占据了吴国总兵力的一半,魏国先后派遣二十三万大军入川,也动用了超过百分之四十的军队,双方在蜀地集结重兵,完全是一股大决战的气势,在双方看来,谁争得了益州,谁就拥有了一统天下的资格。
至于逃逸到南中的蜀汉残余力量,则被双方选择性地无视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无视,可是蜀中战况呈胶着,无论是魏方和吴方都无力也无法顾及南中,不过在他们看来,蜀汉朝廷逃到荒凉偏僻的南中,注定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了,只能是苟延残喘。将~⊥,来无论谁在蜀中决战中获胜,挟得胜之师南下,便可以一举平定南中,覆灭蜀汉的最后残余力量。
至于现在,还是得在蜀中分出个胜负输赢才行,仗到这个份上,谁也不舍得轻易后撤,将既得利益拱手让人。现在蜀中之局面。已经成为不死不休之局。
益州魏吴之争不光是双方前线的将士的事。晋王司马昭和吴主孙休则是展开了幕后的较量,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两位领袖级的人物可谓是禅精竭虑,费尽心思。
蜀中之战打得如火如荼,进攻阆中的贾充似乎成为了一步闲棋,除了羁抖姜维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
当初贾充领兵入蜀进攻阆中。就是想开辟第二条战线,打开进入益州的另一扇大门。贾充用兵老道,在阆中之战中步步为营,抽丝剥茧一般地一步步侵蚀着蜀中的防线,最终搞死了蜀汉重将宗预,按照贾充的作战模式,阆中也是指日可待。
不过贾充的计划不错,但运气就差了一点,如果没有吴国的陆抗来搅局,贾充肯定是要比钟会先一步进入益州的。但吴国入局。风云突变,涪城失守之后。姜维主动的放弃了剑阁,让钟会捡了个现成便宜,挥师入蜀。
而阻挡钟会入蜀的姜维军此时却成为了贾充的拦路虎,本来可以轻松拿下的阆中,由于姜维大军的涌入,就成了坚城一座,姜维原本的五万大军再加上阆中守军,兵力上已经超过了贾充的军队,再加上凭险而守,魏军根本就无法逾越。
贾充倒也没有气馁,战场之上,局势本来就是千变万化的,如何能审时度势,才是为将者的生存之道。贾充上书司马昭,认为现在魏军主力已进入成都,此时再攻阆中,已无多大意义,不如撤阆中之兵退回汉中,转道剑阁,从剑阁入蜀,与钟会合兵一处,共战陆抗。
司马昭同意了贾充回兵汉中的建议,不过却没有令贾充从剑阁入蜀,而是召其回京,令长史杜预暂代其军,并移师上庸。
司马昭显然在下一场更大的棋,所有人的目光都局限在益州的时候,司马昭已经暗暗布置,准备和吴国全面的开战。现在吴国在益州投入了半数的兵力,国内空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司马昭决定捉住机会,实现自己一统天下的鸿图伟业。
调贾充回京就是要充实自己的幕僚班子,和吴国全面开战就必须要统筹全局,当初派贾充到阆中是想另辟蹊径,打通入蜀的另一条道,但现在局势变化,做为司马昭的心腹要员,在搁置在偏远的阆中形同鸡肋,调其回京势在必行。
安排杜预带五万大军到上庸,司马昭显然更有深意。贾充提议将五万兵马增援到蜀中去,司马昭却认为大可不必,现在钟会手中尚有十四万大军(当初入蜀十八万,邓艾折了三万,庞会折了一万),足可以支撑起整个蜀中战局。
更何况司马昭对钟会也是提防甚深,司马家的江山是如何得来的,司马昭再清楚不过了,他又焉能让别人篡夺了他司马家的位子,别人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司马昭反其道而行之,重用疑人。前番钟会带兵出征之际,西曹掾邵悌就曾提醒司马昭要对钟会多加提防,认为钟会志大才高,颇具野心,不可使其独掌大权。
司马昭腹黑一笑,一切早在他的掌握之中,钟会有野心不假,但也有能力,这样的人可用但也必须要防范,现在蜀中局势未明,谅他钟会也不敢有所图谋,至于增强其羽翼,却不是司马昭所希望的,饿一点的老虎才能伤人,吃得太饱反倒会噬主。
魏国撤围阆中之兵,倒是让姜维的五万余大军解放了出来,姜维当然也不可能闲着,以巴西郡为根据地,南下攻掠江州,西出滋扰梓潼,隐然有将蜀中之水完全搅浑的意思。
姜维的五万军队无论对十四万的钟会军还是十五万的陆抗军,在兵力上都不占据优势,但在魏吴两国交战正酣的时候,姜维却可以出色地扮演一个搅局者的身份。姜维谋深略长,对蜀中局势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现在想要一举翻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他更不想让自己成为魏吴两国夹攻的目标,以巴西郡为基点,姜维不停地向江州和梓潼方向进行滋扰作战,逮着机会就狠狠地咬上一口。
姜维的机动作战战略让陆抗和钟会很是头疼,但他们又无瑕抽出兵力来与姜维进行决战,而姜维也一直避免着与他们进行大规模的交战,避其锋芒,攻其薄弱,在三方混战之中,姜维一直是游刃有余,比陆抗和钟会要轻松的多。(未完待续。。)
成都之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蜀中战事的结束,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魏国大军兵分三路,一路由北向南进攻涪城,一路由南向北进攻雒城,一路由东向西进攻广汉、德阳,把整个战火烧遍了蜀中平原。
与野战不同,据城而守的吴军虽然陆战能力不及魏军,但依靠坚固的城防,还是可以明显地扼制魏军的攻势,双方大体上兵力相差不多,所以战况激烈,战事胶着,陆抗也暂时守住了既得利益。
这注定是一场长期而艰苦的拉锯战,较量的就是双方的综合实力,吴国十五万大军入川,几乎要占据了吴国总兵力的一半,魏国先后派遣二十三万大军入川,也动用了超过百分之四十的军队,双方在蜀地集结重兵,完全是一股大决战的气势,在双方看来,谁争得了益州,谁就拥有了一统天下的资格。
至于逃逸到南中的蜀汉残余力量,则被双方选择性地无视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无视,可是蜀中战况呈胶着,无论是魏方和吴方都无力也无法顾及南中,不过在他们看来,蜀汉朝廷逃到荒凉偏僻的南中,注定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了,只能是苟延残喘。将~⊥,来无论谁在蜀中决战中获胜,挟得胜之师南下,便可以一举平定南中,覆灭蜀汉的最后残余力量。
至于现在,还是得在蜀中分出个胜负输赢才行,仗到这个份上,谁也不舍得轻易后撤,将既得利益拱手让人。现在蜀中之局面。已经成为不死不休之局。
益州魏吴之争不光是双方前线的将士的事。晋王司马昭和吴主孙休则是展开了幕后的较量,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两位领袖级的人物可谓是禅精竭虑,费尽心思。
蜀中之战打得如火如荼,进攻阆中的贾充似乎成为了一步闲棋,除了羁抖姜维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
当初贾充领兵入蜀进攻阆中。就是想开辟第二条战线,打开进入益州的另一扇大门。贾充用兵老道,在阆中之战中步步为营,抽丝剥茧一般地一步步侵蚀着蜀中的防线,最终搞死了蜀汉重将宗预,按照贾充的作战模式,阆中也是指日可待。
不过贾充的计划不错,但运气就差了一点,如果没有吴国的陆抗来搅局,贾充肯定是要比钟会先一步进入益州的。但吴国入局。风云突变,涪城失守之后。姜维主动的放弃了剑阁,让钟会捡了个现成便宜,挥师入蜀。
而阻挡钟会入蜀的姜维军此时却成为了贾充的拦路虎,本来可以轻松拿下的阆中,由于姜维大军的涌入,就成了坚城一座,姜维原本的五万大军再加上阆中守军,兵力上已经超过了贾充的军队,再加上凭险而守,魏军根本就无法逾越。
贾充倒也没有气馁,战场之上,局势本来就是千变万化的,如何能审时度势,才是为将者的生存之道。贾充上书司马昭,认为现在魏军主力已进入成都,此时再攻阆中,已无多大意义,不如撤阆中之兵退回汉中,转道剑阁,从剑阁入蜀,与钟会合兵一处,共战陆抗。
司马昭同意了贾充回兵汉中的建议,不过却没有令贾充从剑阁入蜀,而是召其回京,令长史杜预暂代其军,并移师上庸。
司马昭显然在下一场更大的棋,所有人的目光都局限在益州的时候,司马昭已经暗暗布置,准备和吴国全面的开战。现在吴国在益州投入了半数的兵力,国内空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司马昭决定捉住机会,实现自己一统天下的鸿图伟业。
调贾充回京就是要充实自己的幕僚班子,和吴国全面开战就必须要统筹全局,当初派贾充到阆中是想另辟蹊径,打通入蜀的另一条道,但现在局势变化,做为司马昭的心腹要员,在搁置在偏远的阆中形同鸡肋,调其回京势在必行。
安排杜预带五万大军到上庸,司马昭显然更有深意。贾充提议将五万兵马增援到蜀中去,司马昭却认为大可不必,现在钟会手中尚有十四万大军(当初入蜀十八万,邓艾折了三万,庞会折了一万),足可以支撑起整个蜀中战局。
更何况司马昭对钟会也是提防甚深,司马家的江山是如何得来的,司马昭再清楚不过了,他又焉能让别人篡夺了他司马家的位子,别人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司马昭反其道而行之,重用疑人。前番钟会带兵出征之际,西曹掾邵悌就曾提醒司马昭要对钟会多加提防,认为钟会志大才高,颇具野心,不可使其独掌大权。
司马昭腹黑一笑,一切早在他的掌握之中,钟会有野心不假,但也有能力,这样的人可用但也必须要防范,现在蜀中局势未明,谅他钟会也不敢有所图谋,至于增强其羽翼,却不是司马昭所希望的,饿一点的老虎才能伤人,吃得太饱反倒会噬主。
魏国撤围阆中之兵,倒是让姜维的五万余大军解放了出来,姜维当然也不可能闲着,以巴西郡为根据地,南下攻掠江州,西出滋扰梓潼,隐然有将蜀中之水完全搅浑的意思。
姜维的五万军队无论对十四万的钟会军还是十五万的陆抗军,在兵力上都不占据优势,但在魏吴两国交战正酣的时候,姜维却可以出色地扮演一个搅局者的身份。姜维谋深略长,对蜀中局势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现在想要一举翻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他更不想让自己成为魏吴两国夹攻的目标,以巴西郡为基点,姜维不停地向江州和梓潼方向进行滋扰作战,逮着机会就狠狠地咬上一口。
姜维的机动作战战略让陆抗和钟会很是头疼,但他们又无瑕抽出兵力来与姜维进行决战,而姜维也一直避免着与他们进行大规模的交战,避其锋芒,攻其薄弱,在三方混战之中,姜维一直是游刃有余,比陆抗和钟会要轻松的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