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苗疆蛊事(全16册) > 第152章 苗疆蛊事4(1)
第152章 苗疆蛊事4(1)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苗疆蛊事(全16册)最新章节!
第十四卷 降头术,麒麟胎
Chapter 27 潭边故旧,白河苗族
我和杂毛小道在附近隐秘的地方,各找了一棵斜叶榕的树杈子,爬上去休息。
这斜叶榕有十多米高,根茎处由许多手臂粗细的藤条组成,人骑坐在树杈子上面,正好被茂密的绿叶给遮挡,而我们正好居于高处,即使地面发生任何异常情况,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因为有金蚕蛊在,我们也不用担心这林子中最容易出现的毒蛇和巨蟒,或者别的什么虫子毒物,在我们睡觉的时候光临。
而且它还可以给我们当哨兵,随时提醒我们敌人的接近。
于是,我把金蚕蛊叫了出来,让它自由行动,只是需要给我们预警。
这山林中的食物比城市里要多无数倍,肥虫子自然高兴得要命,拼命地点头答应。我也放宽了心,抱着斜叶榕的枝干,跟对面十米远的杂毛小道挥了挥手,然后沉沉睡去——我需要至少三个小时的充足睡眠,不然,即使勉力行走,也不能够有良好的体力,处理随时发生的危机情况。
睡梦中的时间不知道过了多久,当我隐约听到有水花的声音传来时,脑子一激灵,便清醒过来。我睁开眼睛,透过树枝的间隙看去,却见到那个小潭边,出现了好几个人。
总共四个人,三个女人一个男人。女人全部都穿着我熟悉的蓝黑色粗布右衽上衣、青素百褶裙系围腰,头上还缠着蓝色的头巾;而那个男人,则穿着藏青色的对褂和无直裆大裤脚筒裤。之所以说我熟悉,是因为她们的穿着,是很浓郁的苗族服饰,特别是女人们头顶扎头巾的方式,能够让我一眼看得出来。
只不过,在我老家里,穿这样民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了,即使在乡下的村寨里,也只有上了岁数的老人家,舍不得丢掉以前的衣服,才偶尔穿一穿,不然就是那些搞旅游的民俗风情村寨里,穿着银饰盛装的民族服饰,供人观赏。
然而我眼中的这四个人,却是正正经经的生活常用服。
这就奇怪了,在这缅甸山区的茂密林子里,怎么会出现这么几个穿着苗家服饰的人呢?她们都是提着木质的背篓桶(一种盛水工具),用木勺一瓢一瓢地往背篓桶里面装清潭中的水,几个女人还叽叽喳喳的调笑着,那个男人有点沉默,在旁边稳着背篓桶。他个子不高,腰间插着一把碎布缠绕的刀子,黑色的,看着似乎很沉重。
他们,应该不是善藏法师那一伙人,而是这大山中的山民吧?
我们贸然跑进这连绵不绝的山中来,一点情况都不了解,是不是要上去跟她们接触,然后探听一番呢?这样子,多少也了解一些状况,白天好走出这大山,不至于迷了路。不过,她们若是不可靠,转身把我和杂毛小道卖给了善藏法师那一伙人,那就有些不妥了。
我抬起头,看向了十米外的另一棵斜叶榕去,只见杂毛小道也在看着我。
他似乎明白我的顾虑,看着我询问的目光,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我把枪挂在枝丫上,从树上滑了下来,小心地往清潭处走去。我和杂毛小道并没有隐藏身形,一出现,立刻引起了那四个人的警觉,他们本来是蹲在潭边舀水的,现在全部都站了起来,那个男人还把手放到了腰间,一脸不安地看着我们。
我长期在苗疆成长,虽然平时不讲苗话,但是总是听着我母亲和外婆这些长辈说话,多少也还是知道一些日常用语的。虽然苗族打招呼一般也说“吃了没”,但是并不适合此情此景,我只有硬着头皮走上去,跟这三男一女打招呼,说道:“蒙雾……”
“蒙雾”在苗话里面是“你好”的意思,如果他们是苗族的话,一定会听得懂的。
果然,我这一句话出口,他们几个人的脸色都不由自主地放松了一些,身体也舒展下来。那个男人往前一步,然后说了长长的一段话。我并不懂太多的苗话,也说不出复杂的来,他的话语中,我也只能勉强地听出几个词语:“你们”、“来这里”、“中国”……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接不下去了,只有用晋平的方言说明——我不会讲太多的苗话,但是我是正宗的苗族人。男人有些诧异地看着我,好一会儿,他才用有些生硬的云南话问我:“你们是中国人?跑到这里来干哪样?”
我是谁?作为一个曾经的保险销售,借口这东西自然张口即来。我便说,我们是中国人,来这里是对缅甸的雨林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准备分门别类整理好,然后用来出书写论文,只可惜我们在昨天的时候,碰到了一条大蟒蛇,结果我们就跟向导失散了,在丛林里面迷了路,找不到回去的道路了。
男人点点头说,哦,原来是这样。他转过头去,把我的这一番说辞用苗话讲给三个女人听。她们听到了,表情都放松下来了,笑,然后跟这男人说了几句话,男人不住地点头,然后告诉我们,她们要请我们到寨子里面去做客呢。我和杂毛小道都露出了高兴的笑容,说:“好呢,我们在丛林里面转了一个夜晚,困死了,正求之不得呢。”
三个女人把四个背篓桶的水装满,然后相互帮忙,放在背上站起来。男人谢绝了我们的帮助,也背上了这个大大的木桶,然后一边跟我们说着话,一边往西北的方向走去。
通过交谈,我们知道这个男人的汉名叫做熊明(即苗族十二大姓中的“仡雄吾”),他们几个是附近寨黎村子的人。寨黎村是一个苗寨子,他们的祖先最早是云南白河苗族的分支,在明朝中叶的时候,从国内迁徙到此,并且一直繁衍生息下来。
寨子的人世代过着自给自足的闭塞生活,在山林中开垦着土地,种玉米、稻谷、香蕉和土豆为食,很少有人走出山外去,再加上这些年附近都在打仗,他们更是少与外界交流——当然,也不是说没有交流,至少熊明便到过大其力,也知道现在的大概局势。
不过,那些都与他们这个与世无争的寨子,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生长于斯,繁衍于斯,死后,与这山林融为一体,世世代代,连绵不绝。
熊明的云南话说得并不利索,而我的晋平话跟云南话又有一些差距,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的交流。他是一个健谈的人,刚才的沉默只不过是暂时的休息而已。从那小潭到寨黎村有差不多四里路的距离,我们一直在热切地聊着天,我从中也探听到不少的消息。
比如西南方向有个叫做错木克的村子,是有名的长颈族,他们村子的和尚很厉害……
比如往北有一个黑央族的聚集区,唱歌不比侗族大歌差……
比如黑央族旁边有一个叫做王伦汗的大毒贩子,有好大一片种植鸦片膏子(罂粟)的林园,他跟几个地方的人关系都很好,而且手头还有部队,经常来他们寨子拉人……
来到了寨黎,我看到了熟悉的吊脚楼。这是一个还算是大的寨子,在向阳的斜坡上错落分布着上百家的房子,外观陈旧,有吊脚楼,也有缅甸常见的茅草屋,看样子并不是很富裕,有着让人心中沉闷的贫穷。不过能够看见鼓楼和打谷场,这些倒是和国内一样。
有梯田从山下一直蔓延到山上,水亮亮,在这阳光下,格外漂亮。
一道蜿蜒的小溪水从寨子的西北处流过。
我指着那溪水,问熊明:“既然那里有水,为什么你们还要跑到几里地远的那个水潭里去背水呢?”熊明咧嘴一笑,露出了一口的白牙:“你们是不知道吧,那个潭子,本地人喊它叫做福龙潭,有人说在里面看到龙咧,喝了那里的水,精神百倍,长命百岁呢!——这寨子里有三个百岁老人,都是托了那福龙潭的福分呢……”
我们往前面走,正准备进寨子,杂毛小道拉住了我,我不解,看着他。杂毛小道跟熊明嘿嘿地笑,说,老乡,我们这次来,跟错木克村子的那个和尚有点误会,他还喊了一伙拿枪的人来找我们麻烦呢,你们要是跟他们有来往的话,我们就不进寨子了……
熊明愣了一下,眼睛眯了起来。
他沉默了好久,然后问我们到底是不是到林子里来科学考察的。我点头说是。他又问我真的是苗族的?我点头说是,他叫我张开嘴,让他看看我的牙齿,我依着照做。熊明看了一阵子,然后笑了,说,既然是我们苗家人,到家了,不进门喝一碗油茶,怎么能放你们走呢?莫说是碰到错木克的老和尚,就是王伦汗,他也不敢到寨黎里面来撒野的。
熊明拉着我的衣袖往里走,说,走嘛,里面还有两个也是从外面来的人,说不定你们还认识呢,进屋里头去,先喝碗油茶。
Chapter 28 似是故人,浮出水面
熊明的热情,让我们有些不好意思拒绝。
说实话,由于受到的教育不一样,我对中华民族的认可,远远高于苗族,一直以来,也为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少数民族的身份给我带来唯一的好处,就是高考时多了二十分的加分,可我还偏偏没有利用上。甚至,我至今为止,都还不能够熟练地运用苗话。
当然,这与社会大环境有关,我们是被熟化的苗族,要想摆脱贫困,便没有选择。
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远离祖国、东南亚的深山老林子里,竟然有人因为我的苗族身份,便不顾忌错木克村的那个善藏法师的压力,将我留在这里。这份感情如果是真挚的话,无疑让我感动。我看了一眼杂毛小道,他点了点头,说要得,是要去吃一碗油茶的。
于是,我们顺着发黄的道路,往寨子里走去。
由于是在雨林之中开辟的寨子,所以成片田地并不多见,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扣扣索索不利落。这里的建筑大多是吊脚楼,但是屋脊的角度一般都比较大,倾斜,利于雨水的排除。熊明的家在寨子进去的第三家,另外三个女人则背着水离开,熊明朝一个年长一些的女人喊了几句,然后回头过来跟我们解释,说让她去喊寨子的头人。
熊明家的房子算是寨子中比较新的,楼板看着也没有烟熏火燎的黑旧。
我们进到屋,直接来到灶房里。他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吱呀”一声响,木门被推开,走进一个瘦小的女人,那是他婆娘。熊明让他婆娘去准备做油茶,然后让我们在灶房里,围着火塘坐,他端了几个糙瓷碗,又从柜子里翻出一个陶罐子,打开,有酒香飘来。
熊明把酒给我们倒满,说这是家里面的苞谷酒,来了客人,要喝三碗的。
说完,他一口饮尽,然后看着我们。
我看着碗中黑黄的液体,也没有多说,一口喝完。这酒看着不怎么样,却有些烈,回味也绵长。我们一连喝了三碗酒,还没说几句话,听到堂屋的楼板在响,然后木门被“吱呀”一声推开,走进三个人来。
见来人了,熊明立刻站起来,朝这三个人一一打招呼,然后双手合十致礼。
我和杂毛小道也站起来,看向来人:当先的是个六十多岁的长者,须发皆白,包着藏青色的头巾,双手如同枯木;旁边的是一个老太婆,撑着一根竹棍,稀疏的头顶挽一个小小的螺髻,看上去就像一个日本武士;而最后一个是中年男人,骨骼粗壮。
老太婆张嘴说着什么,她没有几颗牙了,左手食指伸到嘴里去含着,然后在熊明的额头上画了一个符号。熊明连声感谢,然后用云南话给我们介绍,说这个是他们寨子的头人黎贡,这个是神婆蚩丽花,这个是他叔叔熊付姆。
然后,他直接将我们遇到的麻烦讲给了这三个来人听。
他们仔细听着,我则好奇地看着旁边这个叫做蚩丽花的老太婆。之所以关注她,是因为她跟我外婆一样,都是苗寨子里的神婆,而且给我的感觉,竟然有一些隐隐的相似。三个人听完了熊明的描述,头人黎贡,也就是那个六十多岁的长者打量着我,然后问了一些关于我家乡的问题,我虽然奇怪,但还是一一作了回答。
最后,三个人当着我的面,用苗话商量了一下,便嘱咐我们这几天不要出门,如果有人过来找麻烦,他们自己应付便是。说完他们要走,熊明拦着,说,既然来了,喝碗油茶再走嘛。黎贡笑了,说,要得,不过村子里还是要通知一下的。便让熊明他叔熊付姆去通知一下那三个女人,不要乱说出去。
熊付姆点头出去,其他两个人搬了木块做的矮板凳,坐在火塘边跟我们聊天。
黎贡这个老头喜欢吹牛波伊,摆起他们这一族的历史来,滔滔不绝,不过这一套大概也就是熊明给我讲的那些,其中的筚路蓝缕,老头儿讲得颠来倒去。而那个蚩丽花,则不时地笑,露出一口没有牙的嘴巴,笑眯眯地看着我和杂毛小道。
我有些奇怪,这个村子为什么敢收留我和杂毛小道?
要知道,善藏法师和他的那一伙不明来路的同伴,可都是狠角色,寨黎村跟错木克相隔也才几十里路程,虽是山路,但是多少也应该知道一些厉害,为什么还如此淡定,几个人围着火塘等待着熊明的婆娘,把油茶弄好呢?
他们似乎并不关心善藏法师的报复,而更关心那油茶什么时候熟。
聊着天,蚩丽花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说前两天寨子里来了两个外乡的姑娘崽,不晓得你们认不认得到哦?她这么说,我们倒是来了一些兴趣,说,长什么样子啊?
蚩丽花往外面叫了几句话,跑进来一个光屁股的小孩子来。她让这个小孩子去她家,把那两个小姐姐找过来,小孩子听完,头也不回地跑开了去。过了十来分钟,我们听到堂屋的楼板在响,接着门被推开,走进两个让我和杂毛小道都诧异万分的人来:雪瑞,和她那个长相英气的女保镖,一个叫做崔晓萱的女孩子。
我们进山之时,李家湖跟我通话的时候还在说他女儿雪瑞和堂弟李致远,并没有返回香港,而是失踪了的事情,这个消息让我们头大了一圈,当时若不是没有任何音讯,说不定就折转返回仰光去帮忙找寻了。然而人生往往充满了意外,没想到,我们居然在大其力北部的深山老林中,又见到了雪瑞。
第十四卷 降头术,麒麟胎
Chapter 27 潭边故旧,白河苗族
我和杂毛小道在附近隐秘的地方,各找了一棵斜叶榕的树杈子,爬上去休息。
这斜叶榕有十多米高,根茎处由许多手臂粗细的藤条组成,人骑坐在树杈子上面,正好被茂密的绿叶给遮挡,而我们正好居于高处,即使地面发生任何异常情况,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因为有金蚕蛊在,我们也不用担心这林子中最容易出现的毒蛇和巨蟒,或者别的什么虫子毒物,在我们睡觉的时候光临。
而且它还可以给我们当哨兵,随时提醒我们敌人的接近。
于是,我把金蚕蛊叫了出来,让它自由行动,只是需要给我们预警。
这山林中的食物比城市里要多无数倍,肥虫子自然高兴得要命,拼命地点头答应。我也放宽了心,抱着斜叶榕的枝干,跟对面十米远的杂毛小道挥了挥手,然后沉沉睡去——我需要至少三个小时的充足睡眠,不然,即使勉力行走,也不能够有良好的体力,处理随时发生的危机情况。
睡梦中的时间不知道过了多久,当我隐约听到有水花的声音传来时,脑子一激灵,便清醒过来。我睁开眼睛,透过树枝的间隙看去,却见到那个小潭边,出现了好几个人。
总共四个人,三个女人一个男人。女人全部都穿着我熟悉的蓝黑色粗布右衽上衣、青素百褶裙系围腰,头上还缠着蓝色的头巾;而那个男人,则穿着藏青色的对褂和无直裆大裤脚筒裤。之所以说我熟悉,是因为她们的穿着,是很浓郁的苗族服饰,特别是女人们头顶扎头巾的方式,能够让我一眼看得出来。
只不过,在我老家里,穿这样民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了,即使在乡下的村寨里,也只有上了岁数的老人家,舍不得丢掉以前的衣服,才偶尔穿一穿,不然就是那些搞旅游的民俗风情村寨里,穿着银饰盛装的民族服饰,供人观赏。
然而我眼中的这四个人,却是正正经经的生活常用服。
这就奇怪了,在这缅甸山区的茂密林子里,怎么会出现这么几个穿着苗家服饰的人呢?她们都是提着木质的背篓桶(一种盛水工具),用木勺一瓢一瓢地往背篓桶里面装清潭中的水,几个女人还叽叽喳喳的调笑着,那个男人有点沉默,在旁边稳着背篓桶。他个子不高,腰间插着一把碎布缠绕的刀子,黑色的,看着似乎很沉重。
他们,应该不是善藏法师那一伙人,而是这大山中的山民吧?
我们贸然跑进这连绵不绝的山中来,一点情况都不了解,是不是要上去跟她们接触,然后探听一番呢?这样子,多少也了解一些状况,白天好走出这大山,不至于迷了路。不过,她们若是不可靠,转身把我和杂毛小道卖给了善藏法师那一伙人,那就有些不妥了。
我抬起头,看向了十米外的另一棵斜叶榕去,只见杂毛小道也在看着我。
他似乎明白我的顾虑,看着我询问的目光,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我把枪挂在枝丫上,从树上滑了下来,小心地往清潭处走去。我和杂毛小道并没有隐藏身形,一出现,立刻引起了那四个人的警觉,他们本来是蹲在潭边舀水的,现在全部都站了起来,那个男人还把手放到了腰间,一脸不安地看着我们。
我长期在苗疆成长,虽然平时不讲苗话,但是总是听着我母亲和外婆这些长辈说话,多少也还是知道一些日常用语的。虽然苗族打招呼一般也说“吃了没”,但是并不适合此情此景,我只有硬着头皮走上去,跟这三男一女打招呼,说道:“蒙雾……”
“蒙雾”在苗话里面是“你好”的意思,如果他们是苗族的话,一定会听得懂的。
果然,我这一句话出口,他们几个人的脸色都不由自主地放松了一些,身体也舒展下来。那个男人往前一步,然后说了长长的一段话。我并不懂太多的苗话,也说不出复杂的来,他的话语中,我也只能勉强地听出几个词语:“你们”、“来这里”、“中国”……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接不下去了,只有用晋平的方言说明——我不会讲太多的苗话,但是我是正宗的苗族人。男人有些诧异地看着我,好一会儿,他才用有些生硬的云南话问我:“你们是中国人?跑到这里来干哪样?”
我是谁?作为一个曾经的保险销售,借口这东西自然张口即来。我便说,我们是中国人,来这里是对缅甸的雨林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准备分门别类整理好,然后用来出书写论文,只可惜我们在昨天的时候,碰到了一条大蟒蛇,结果我们就跟向导失散了,在丛林里面迷了路,找不到回去的道路了。
男人点点头说,哦,原来是这样。他转过头去,把我的这一番说辞用苗话讲给三个女人听。她们听到了,表情都放松下来了,笑,然后跟这男人说了几句话,男人不住地点头,然后告诉我们,她们要请我们到寨子里面去做客呢。我和杂毛小道都露出了高兴的笑容,说:“好呢,我们在丛林里面转了一个夜晚,困死了,正求之不得呢。”
三个女人把四个背篓桶的水装满,然后相互帮忙,放在背上站起来。男人谢绝了我们的帮助,也背上了这个大大的木桶,然后一边跟我们说着话,一边往西北的方向走去。
通过交谈,我们知道这个男人的汉名叫做熊明(即苗族十二大姓中的“仡雄吾”),他们几个是附近寨黎村子的人。寨黎村是一个苗寨子,他们的祖先最早是云南白河苗族的分支,在明朝中叶的时候,从国内迁徙到此,并且一直繁衍生息下来。
寨子的人世代过着自给自足的闭塞生活,在山林中开垦着土地,种玉米、稻谷、香蕉和土豆为食,很少有人走出山外去,再加上这些年附近都在打仗,他们更是少与外界交流——当然,也不是说没有交流,至少熊明便到过大其力,也知道现在的大概局势。
不过,那些都与他们这个与世无争的寨子,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生长于斯,繁衍于斯,死后,与这山林融为一体,世世代代,连绵不绝。
熊明的云南话说得并不利索,而我的晋平话跟云南话又有一些差距,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的交流。他是一个健谈的人,刚才的沉默只不过是暂时的休息而已。从那小潭到寨黎村有差不多四里路的距离,我们一直在热切地聊着天,我从中也探听到不少的消息。
比如西南方向有个叫做错木克的村子,是有名的长颈族,他们村子的和尚很厉害……
比如往北有一个黑央族的聚集区,唱歌不比侗族大歌差……
比如黑央族旁边有一个叫做王伦汗的大毒贩子,有好大一片种植鸦片膏子(罂粟)的林园,他跟几个地方的人关系都很好,而且手头还有部队,经常来他们寨子拉人……
来到了寨黎,我看到了熟悉的吊脚楼。这是一个还算是大的寨子,在向阳的斜坡上错落分布着上百家的房子,外观陈旧,有吊脚楼,也有缅甸常见的茅草屋,看样子并不是很富裕,有着让人心中沉闷的贫穷。不过能够看见鼓楼和打谷场,这些倒是和国内一样。
有梯田从山下一直蔓延到山上,水亮亮,在这阳光下,格外漂亮。
一道蜿蜒的小溪水从寨子的西北处流过。
我指着那溪水,问熊明:“既然那里有水,为什么你们还要跑到几里地远的那个水潭里去背水呢?”熊明咧嘴一笑,露出了一口的白牙:“你们是不知道吧,那个潭子,本地人喊它叫做福龙潭,有人说在里面看到龙咧,喝了那里的水,精神百倍,长命百岁呢!——这寨子里有三个百岁老人,都是托了那福龙潭的福分呢……”
我们往前面走,正准备进寨子,杂毛小道拉住了我,我不解,看着他。杂毛小道跟熊明嘿嘿地笑,说,老乡,我们这次来,跟错木克村子的那个和尚有点误会,他还喊了一伙拿枪的人来找我们麻烦呢,你们要是跟他们有来往的话,我们就不进寨子了……
熊明愣了一下,眼睛眯了起来。
他沉默了好久,然后问我们到底是不是到林子里来科学考察的。我点头说是。他又问我真的是苗族的?我点头说是,他叫我张开嘴,让他看看我的牙齿,我依着照做。熊明看了一阵子,然后笑了,说,既然是我们苗家人,到家了,不进门喝一碗油茶,怎么能放你们走呢?莫说是碰到错木克的老和尚,就是王伦汗,他也不敢到寨黎里面来撒野的。
熊明拉着我的衣袖往里走,说,走嘛,里面还有两个也是从外面来的人,说不定你们还认识呢,进屋里头去,先喝碗油茶。
Chapter 28 似是故人,浮出水面
熊明的热情,让我们有些不好意思拒绝。
说实话,由于受到的教育不一样,我对中华民族的认可,远远高于苗族,一直以来,也为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少数民族的身份给我带来唯一的好处,就是高考时多了二十分的加分,可我还偏偏没有利用上。甚至,我至今为止,都还不能够熟练地运用苗话。
当然,这与社会大环境有关,我们是被熟化的苗族,要想摆脱贫困,便没有选择。
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远离祖国、东南亚的深山老林子里,竟然有人因为我的苗族身份,便不顾忌错木克村的那个善藏法师的压力,将我留在这里。这份感情如果是真挚的话,无疑让我感动。我看了一眼杂毛小道,他点了点头,说要得,是要去吃一碗油茶的。
于是,我们顺着发黄的道路,往寨子里走去。
由于是在雨林之中开辟的寨子,所以成片田地并不多见,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扣扣索索不利落。这里的建筑大多是吊脚楼,但是屋脊的角度一般都比较大,倾斜,利于雨水的排除。熊明的家在寨子进去的第三家,另外三个女人则背着水离开,熊明朝一个年长一些的女人喊了几句,然后回头过来跟我们解释,说让她去喊寨子的头人。
熊明家的房子算是寨子中比较新的,楼板看着也没有烟熏火燎的黑旧。
我们进到屋,直接来到灶房里。他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吱呀”一声响,木门被推开,走进一个瘦小的女人,那是他婆娘。熊明让他婆娘去准备做油茶,然后让我们在灶房里,围着火塘坐,他端了几个糙瓷碗,又从柜子里翻出一个陶罐子,打开,有酒香飘来。
熊明把酒给我们倒满,说这是家里面的苞谷酒,来了客人,要喝三碗的。
说完,他一口饮尽,然后看着我们。
我看着碗中黑黄的液体,也没有多说,一口喝完。这酒看着不怎么样,却有些烈,回味也绵长。我们一连喝了三碗酒,还没说几句话,听到堂屋的楼板在响,然后木门被“吱呀”一声推开,走进三个人来。
见来人了,熊明立刻站起来,朝这三个人一一打招呼,然后双手合十致礼。
我和杂毛小道也站起来,看向来人:当先的是个六十多岁的长者,须发皆白,包着藏青色的头巾,双手如同枯木;旁边的是一个老太婆,撑着一根竹棍,稀疏的头顶挽一个小小的螺髻,看上去就像一个日本武士;而最后一个是中年男人,骨骼粗壮。
老太婆张嘴说着什么,她没有几颗牙了,左手食指伸到嘴里去含着,然后在熊明的额头上画了一个符号。熊明连声感谢,然后用云南话给我们介绍,说这个是他们寨子的头人黎贡,这个是神婆蚩丽花,这个是他叔叔熊付姆。
然后,他直接将我们遇到的麻烦讲给了这三个来人听。
他们仔细听着,我则好奇地看着旁边这个叫做蚩丽花的老太婆。之所以关注她,是因为她跟我外婆一样,都是苗寨子里的神婆,而且给我的感觉,竟然有一些隐隐的相似。三个人听完了熊明的描述,头人黎贡,也就是那个六十多岁的长者打量着我,然后问了一些关于我家乡的问题,我虽然奇怪,但还是一一作了回答。
最后,三个人当着我的面,用苗话商量了一下,便嘱咐我们这几天不要出门,如果有人过来找麻烦,他们自己应付便是。说完他们要走,熊明拦着,说,既然来了,喝碗油茶再走嘛。黎贡笑了,说,要得,不过村子里还是要通知一下的。便让熊明他叔熊付姆去通知一下那三个女人,不要乱说出去。
熊付姆点头出去,其他两个人搬了木块做的矮板凳,坐在火塘边跟我们聊天。
黎贡这个老头喜欢吹牛波伊,摆起他们这一族的历史来,滔滔不绝,不过这一套大概也就是熊明给我讲的那些,其中的筚路蓝缕,老头儿讲得颠来倒去。而那个蚩丽花,则不时地笑,露出一口没有牙的嘴巴,笑眯眯地看着我和杂毛小道。
我有些奇怪,这个村子为什么敢收留我和杂毛小道?
要知道,善藏法师和他的那一伙不明来路的同伴,可都是狠角色,寨黎村跟错木克相隔也才几十里路程,虽是山路,但是多少也应该知道一些厉害,为什么还如此淡定,几个人围着火塘等待着熊明的婆娘,把油茶弄好呢?
他们似乎并不关心善藏法师的报复,而更关心那油茶什么时候熟。
聊着天,蚩丽花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说前两天寨子里来了两个外乡的姑娘崽,不晓得你们认不认得到哦?她这么说,我们倒是来了一些兴趣,说,长什么样子啊?
蚩丽花往外面叫了几句话,跑进来一个光屁股的小孩子来。她让这个小孩子去她家,把那两个小姐姐找过来,小孩子听完,头也不回地跑开了去。过了十来分钟,我们听到堂屋的楼板在响,接着门被推开,走进两个让我和杂毛小道都诧异万分的人来:雪瑞,和她那个长相英气的女保镖,一个叫做崔晓萱的女孩子。
我们进山之时,李家湖跟我通话的时候还在说他女儿雪瑞和堂弟李致远,并没有返回香港,而是失踪了的事情,这个消息让我们头大了一圈,当时若不是没有任何音讯,说不定就折转返回仰光去帮忙找寻了。然而人生往往充满了意外,没想到,我们居然在大其力北部的深山老林中,又见到了雪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