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讨吴叛臣 断楚翅翼(2)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孙子传最新章节!
孙子还要求将领们显贵而不骄傲,委以重任而不独断专行,危而不惧,每一个行动都像璧玉那样不可污。孙子指出,为将帅者有五种致命的弱点:有勇无谋,只知死拼,就可能被敌诱杀;临阵畏怯,贪生怕死,就可能被敌俘虏;急躁易怒,一触即发,就可能因被敌凌辱而妄动;洁身好名,过于自尊,就可能因被敌侮辱而失去理智;只知“爱民”,就可能被敌烦扰而陷于被动。这几点是将帅易犯的过失,是用兵的灾害。军队的覆灭,将帅的被杀,都是由于这五种致命弱点造成的,这是为将帅者不得不慎重考虑的。
为将帅者,必须正确处理与国君的关系。孙子指出,将帅指挥作战,受命于君,将帅征战的目的,在于安国辅君,因此,对君主负责,是将帅的职责。
将帅受命之后,不能时时拘谨地机械固守君命,应该根据战争实际进程有所权变。要通晓九变的好处,有的道路不要通过,有的敌人不要攻击,有的城邑不要占领,有的地方不要争夺,有的君命可以不执行。
在给将领讲课的同时,孙子还直言不讳地告诫阖闾,国君可能贻害军队的有三种情况:不知军队之不可前进而命其前进,不知军队之不可后退而命其后退,是谓束缚军队;不知军队内部之事务而干涉其行政者,则军士迷惑;不知用兵之权谋而干涉及指挥,将士必生疑虑。三军既惑且疑,诸侯必乘隙攻击,灾难至矣,是谓扰乱我军而导致敌军胜利。
如何对待部下,如何对待士兵,是为将者要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孙子强调了两点,一是“爱兵”,二是“愚兵”。
孙子说,将帅对待士卒能像母亲对待婴儿一样亲爱,士卒就能跟随将帅赴汤蹈火;将帅对待士卒能像父亲对待爱子一样关怀体贴,士卒就可以与将帅同生死,共患难。即使对愚鲁和桀骜不驯的士卒,也要给予温情,以爱心待之,决不能嫌弃和鄙视,也不可以刚御实,正如兵法所言:“柔以克刚,弱以制强。柔乃德也。”爱兵包括着严格要求和正当使用,如果对士卒过分厚养和一味溺爱,而不能令使,违犯纪律也不能严肃处理,这样的军队就会变成“骄子”,难以冲锋陷阵。
“愚兵”是使士卒绝对服从,盲目服从。孙子说,统率军队要沉着冷静,幽深莫测,严肃认真而有条不紊。蒙蔽士卒之耳目,使其对军事计划毫无所知;改变任务,变更计谋,令人不能识破;常变驻地,行军迂回环绕,令人无法推测我行军意图。将帅赋予军队的任务,如登高而去其梯,令其有进无回。率部深入诸侯之地,要像击发弩机,使箭一往无前;破釜沉舟,以示必死之决心;若驱群羊,驱之往,驱之来,令其莫知所之。
经过理论学习和再次军事实习,吴军中的各级指挥员,业已用《孙子兵法》武装了头脑,提高了军事素质,增长了指挥才干,孙子见了,暗自欣喜。有道是耕耕耧耧下地看,好马需到疆场上遛遛,孙子决定立即兴师,铲除掩余、烛庸二余孽,消灭钟吾(今江苏省宿迁县北)与徐国(今安徽省苻离集),以试士卒的战斗力和将领们的指挥水平。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提起铲除二余孽,讨伐钟吾与徐国,不消说吴之举国上下,全军内外,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但在兵力部署上却产生了分歧。孙子提议,封伍子胥为大将,伯嚭辅之,以三分之一的兵力,北上伐徐与钟吾。伍子胥说:“徐与钟吾,不堪一击,杀鸡焉用牛刀!”
伯嚭说:“除掩余与烛庸,若瓮中捉鳖,元帅何须如此兴师动众!”
夫概说:“徐与钟吾皆小国,遣使往索逋(bū)臣,彼不敢不从,何须劳师袭远!”
徐与钟吾乃楚之属国,在今江苏、安徽交界处,洪泽湖北面一带,与吴接壤,它们均为小国,民穷兵少,与别国交战,十有九败,对此孙子了如指掌。此番兴师,看来矛头指向徐与钟吾,旨在讨伐逋臣,铲除余孽,断楚之翅翼,实则与楚交战。孙子料到,吴师的声势如此浩大,掩余与烛庸决不敢迎敌,必逃亡楚国。楚将怎样对待吴之叛臣,是收留还是驱逐呢?会不会派精兵强将助掩余、烛庸迎击吴师,以报鸡父之仇呢?再说,楚见吴灭其二属国,能坐视不问,袖手旁观吗?须知楚国地方数千里,周围附庸十余国,人民富庶,国力雄厚,战备充足,子西、囊瓦、沈尹戌、武城黑、子必等皆有万夫不挡之勇,且智将若天上繁星,岂可盲目乐观,掉以轻心!孙子正想借此机会,探水之深浅,以便将来伐楚不致被淹。孙子将自己的这些想法与用意言于吴王及众文武,自然博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誉,于是择吉日挥师北上。
果不出孙子所料,掩余、烛庸获悉吴以兵法大家孙武为元帅,伍子胥、伯嚭正统帅水陆大军向徐与钟吾进发,吓得魂飞魄散,匆匆相约降楚。他们恐楚不受,重金贿赂楚之右尹囊瓦。楚昭王读了掩余与烛庸的降书,似手捧刺猬,十分为难,忙与囊瓦商议如何对待吴之降将。囊瓦故作慎重考虑,说道:“公子光杀王僚,篡权夺位,除庆忌,巩固政权,为除后患,今又来讨伐掩余与烛庸。吴之逋臣为求生路而降,我无拒绝之理,且彼带数万兵丁,于我有利无害,何乐而不为?”
孙子还要求将领们显贵而不骄傲,委以重任而不独断专行,危而不惧,每一个行动都像璧玉那样不可污。孙子指出,为将帅者有五种致命的弱点:有勇无谋,只知死拼,就可能被敌诱杀;临阵畏怯,贪生怕死,就可能被敌俘虏;急躁易怒,一触即发,就可能因被敌凌辱而妄动;洁身好名,过于自尊,就可能因被敌侮辱而失去理智;只知“爱民”,就可能被敌烦扰而陷于被动。这几点是将帅易犯的过失,是用兵的灾害。军队的覆灭,将帅的被杀,都是由于这五种致命弱点造成的,这是为将帅者不得不慎重考虑的。
为将帅者,必须正确处理与国君的关系。孙子指出,将帅指挥作战,受命于君,将帅征战的目的,在于安国辅君,因此,对君主负责,是将帅的职责。
将帅受命之后,不能时时拘谨地机械固守君命,应该根据战争实际进程有所权变。要通晓九变的好处,有的道路不要通过,有的敌人不要攻击,有的城邑不要占领,有的地方不要争夺,有的君命可以不执行。
在给将领讲课的同时,孙子还直言不讳地告诫阖闾,国君可能贻害军队的有三种情况:不知军队之不可前进而命其前进,不知军队之不可后退而命其后退,是谓束缚军队;不知军队内部之事务而干涉其行政者,则军士迷惑;不知用兵之权谋而干涉及指挥,将士必生疑虑。三军既惑且疑,诸侯必乘隙攻击,灾难至矣,是谓扰乱我军而导致敌军胜利。
如何对待部下,如何对待士兵,是为将者要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孙子强调了两点,一是“爱兵”,二是“愚兵”。
孙子说,将帅对待士卒能像母亲对待婴儿一样亲爱,士卒就能跟随将帅赴汤蹈火;将帅对待士卒能像父亲对待爱子一样关怀体贴,士卒就可以与将帅同生死,共患难。即使对愚鲁和桀骜不驯的士卒,也要给予温情,以爱心待之,决不能嫌弃和鄙视,也不可以刚御实,正如兵法所言:“柔以克刚,弱以制强。柔乃德也。”爱兵包括着严格要求和正当使用,如果对士卒过分厚养和一味溺爱,而不能令使,违犯纪律也不能严肃处理,这样的军队就会变成“骄子”,难以冲锋陷阵。
“愚兵”是使士卒绝对服从,盲目服从。孙子说,统率军队要沉着冷静,幽深莫测,严肃认真而有条不紊。蒙蔽士卒之耳目,使其对军事计划毫无所知;改变任务,变更计谋,令人不能识破;常变驻地,行军迂回环绕,令人无法推测我行军意图。将帅赋予军队的任务,如登高而去其梯,令其有进无回。率部深入诸侯之地,要像击发弩机,使箭一往无前;破釜沉舟,以示必死之决心;若驱群羊,驱之往,驱之来,令其莫知所之。
经过理论学习和再次军事实习,吴军中的各级指挥员,业已用《孙子兵法》武装了头脑,提高了军事素质,增长了指挥才干,孙子见了,暗自欣喜。有道是耕耕耧耧下地看,好马需到疆场上遛遛,孙子决定立即兴师,铲除掩余、烛庸二余孽,消灭钟吾(今江苏省宿迁县北)与徐国(今安徽省苻离集),以试士卒的战斗力和将领们的指挥水平。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提起铲除二余孽,讨伐钟吾与徐国,不消说吴之举国上下,全军内外,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但在兵力部署上却产生了分歧。孙子提议,封伍子胥为大将,伯嚭辅之,以三分之一的兵力,北上伐徐与钟吾。伍子胥说:“徐与钟吾,不堪一击,杀鸡焉用牛刀!”
伯嚭说:“除掩余与烛庸,若瓮中捉鳖,元帅何须如此兴师动众!”
夫概说:“徐与钟吾皆小国,遣使往索逋(bū)臣,彼不敢不从,何须劳师袭远!”
徐与钟吾乃楚之属国,在今江苏、安徽交界处,洪泽湖北面一带,与吴接壤,它们均为小国,民穷兵少,与别国交战,十有九败,对此孙子了如指掌。此番兴师,看来矛头指向徐与钟吾,旨在讨伐逋臣,铲除余孽,断楚之翅翼,实则与楚交战。孙子料到,吴师的声势如此浩大,掩余与烛庸决不敢迎敌,必逃亡楚国。楚将怎样对待吴之叛臣,是收留还是驱逐呢?会不会派精兵强将助掩余、烛庸迎击吴师,以报鸡父之仇呢?再说,楚见吴灭其二属国,能坐视不问,袖手旁观吗?须知楚国地方数千里,周围附庸十余国,人民富庶,国力雄厚,战备充足,子西、囊瓦、沈尹戌、武城黑、子必等皆有万夫不挡之勇,且智将若天上繁星,岂可盲目乐观,掉以轻心!孙子正想借此机会,探水之深浅,以便将来伐楚不致被淹。孙子将自己的这些想法与用意言于吴王及众文武,自然博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誉,于是择吉日挥师北上。
果不出孙子所料,掩余、烛庸获悉吴以兵法大家孙武为元帅,伍子胥、伯嚭正统帅水陆大军向徐与钟吾进发,吓得魂飞魄散,匆匆相约降楚。他们恐楚不受,重金贿赂楚之右尹囊瓦。楚昭王读了掩余与烛庸的降书,似手捧刺猬,十分为难,忙与囊瓦商议如何对待吴之降将。囊瓦故作慎重考虑,说道:“公子光杀王僚,篡权夺位,除庆忌,巩固政权,为除后患,今又来讨伐掩余与烛庸。吴之逋臣为求生路而降,我无拒绝之理,且彼带数万兵丁,于我有利无害,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