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大唐风流军师 > 第262章 初夏长安热似火(三)

第262章 初夏长安热似火(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大唐风流军师最新章节!

    其实李彦并不懂什么,大部分是礼部官员办理的,但这一次科考皇上十分重视,又是这种考试方法,人数之大,录取之多,实属罕见。李彦参加过后世的高考,但可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科举。

    他是总办,又是监督,礼部尚书崔游可是博陵崔家的人,这一次成为主考官,当然有他的小算盘。有几个他举荐的人,相信一定能录取。在几个主考官员中,他们几乎把前三十六名在心里已经定名了。以陈明德为首的这些人,包括萧瑀 ,孔颖达,哪个人没有家族子弟,没有学生?

    这些人很清楚,不可能弄一些草包上来,那样即使录取也在朝堂站不住脚。这三十六名可是直接授予官职,也可以说直接是京官,将来前途无量。最后丙级那三百六十人根本不考虑,世家子弟怎么可能去那些地方,就留给那些寒门子弟吧。

    这样一来皇上也能说得过去,七个主考官心里都有数,他们这时候是没有事情可作的,他们的事是批阅试卷,评定好坏。

    当参与这些事的时候,李彦才知道,原来古代科考这么严格,比后世还厉害。考试的人员一但进入考场,再就不能出来,全部考试是七天,那就是考生要在考场住七天时间,完成各学科的问题答卷。

    李彦站在曲江书院考场外面,看着十六卫的士兵,检查那些排着队进入考场的学子。他们每个人手里一个号牌,那是他们考试的地方。

    如此严格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从隋朝大业年间开始的制度,考场内一个人一个单独的小房间,是没门的那种,一排排有些像公共厕所。里面一个桌子,一把椅子,再没有别的东西。三面墙一个盖,可以避风雨。

    这时候,李彦才知道为什么不能冬夏考试,必须是春秋。如果是冬夏,五到七天时间,在这样的地方,不冻死也得热死。再看考试的学生,那就千奇百怪了,富人家的当然条件好,穷苦人家的又是一番景象。每个人带七天的干粮和食物,官府只提供水,其他的不管。

    七天啊,在一个几平方米的地方呆七天时间,李彦想想都浑身发抖。和蹲七天拘留一样的日子,打死他也不参加。那里除了一个桌椅以外,再多出来的就是一个马桶。每个参考的人都是大包小包的带了很多东西。

    李彦问身边的褚瑜:“你参加过吗?”

    褚瑜摇头:“没有,但我见过,有些条件不好的和身体弱的可能晕倒在里面。我听父亲说,也有人死在考场。”

    李彦吓一跳:“你赶紧去太医院,让苏威做好准备,派往每个考场一些医生,做好准备。”

    褚瑜连忙点头,坐车去安排。崔游走过来,李彦摆摆手,崔游以前是不怎么瞧得起李彦的,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他再也不敢小瞧这个不男不女的公主了。连忙过来躬身:“参见公主。”

    李彦问道:“你怎么过来了?”

    崔游说道:“这是礼部的职责,臣不敢懈慢,防止出问题。”

    李彦点点头,崔游也很有能力,这么大的考试,准备这些东西就是一个很繁琐的事,能安排的这样井井有序,实属不易。也就说道:“崔尚书辛苦了,皇上知道,一定嘉奖。”

    崔游确实很累,其他主考官那是批阅试卷,这时候没事。李彦只是监督,上下所有的事都是礼部的,他一个尚书,两个侍郎,礼部的人员几乎累的半死。听到李彦这样说:“臣不敢居功,为皇上出力,是臣的本分。”

    李彦说道:“崔尚书,付出就有回报,你会发现今天的努力不会白努力。”

    崔游没说什么,他以为李彦是指他也是为了照顾自己家族子弟呢。

    李彦不再和他说什么,而是对金吾卫将军巩凡说道:“巩将军,这几天就辛苦你了,试卷收起来之后,立即封存,送到我的地方。”

    巩凡连忙躬身回答:“公主放心,绝对不会有问题,也保证无一遗漏。”

    李彦说道:“那好,通知校尉士兵,注意观察,除了作弊以外,尽可能照顾他们。这当中说不上就有两个未来宰相,那可是皇帝的人才。”

    巩凡连连点头:“是,臣可不敢得罪他们,皇上偃武修文,以后就是他们的天下了。”

    李彦摇头:“巩将军,你错了,文武是两只手,缺一不可。并不是武将不重要,国家的安宁还是要靠武将的。没有军人的牺牲,哪来的国泰?没有文官治世,哪来的民安?不要泄气,军人的位置在战场。”

    巩凡是草根出身,升到今天这个位置,是一刀一枪拼上来的。所以他很忠心,也很得李世民重用信任。否则不是世家出身,怎么会成为卫戌皇城保卫大内的金吾卫大将军。听到李彦的话,有些感激的说:“多谢公主理解。”

    李彦一笑:“我越是武职”。

    巩凡笑了,他们有些忘了,李彦也是武将。

    金吾卫参与监考,也是没有过的现象。李彦不得不请示李世民动用军队。因为人数实在是太多了,无论哪个机构都没有这么多人。曲江书院是左金吾卫,国子监太学是右金吾卫,东校场是左右卫卫的士兵。

    考房前面不远一个士兵,这一次科考只是军队就动用好几千人,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让天下叹服。

    对于李世民的决定,李彦一开始并不同意,李彦同意少数民族参加,但不同意其他国家的人参与。

    可李世民的想法让李彦不知道是佩服还是鄙视,李世民认为天下本一家,他是他们的父母,汉人是他的儿女,夷戎也是。大唐应该包容天下,教导万民,并不是指汉人。

    李世民的心胸让李彦折服,最后坚持只是不许东瀛扶桑的人参加,其他的人也就不再坚持。李世民也弄不明白,为什么李彦非常恨那个遥远海外的岛国。根据他的使者说,那只是一个弹丸之地,还没开化的野蛮之地,战乱不断。为什么李彦恨他们?谁也搞不懂。

    李世民有些奇怪的看出来,李彦好像有些怕他们,学习上所有带技术性的一概不让他们学。曲江书院连突厥、吐蕃和高句丽的人都没有,但李彦不排斥南越的人,这是为什么?搞不懂的李世民也就不再和李彦争论,同意东瀛的人不参加,其他的人可以参加。

    这样一来,参考的人中有好几百不是汉人,竟然还有十几个西域胡人。他们被要求必须使用汉文,其他文字一概不行。

    对李彦的狭隘思想,连房玄龄这个一直支持李彦的人也不再支持他,可李彦又不能明说。但无论如何,他就是不让现在的东瀛扶桑,也就是后来的日本参加。

    谁也不知道李彦怎么想的,其实他想的是有一天自己带领船队把那个地方灭了,把那里变成大唐的版图。不过李彦知道,那很困难,自己必须有能力建海军,发展造船业以后才能实现。

    对于李彦的一些奇怪作法,大臣们已见怪不怪,不过他这一次提出预备官员,开发蛮荒之地,增加录取人员数量,再也没人说李彦没有治国才能。

    一连七天时间,李彦的马车不断出现在三个考场,他终于见识到这个时候科考的不容易。

    有些地处偏远的地方,在接到通知的时候就动身了,半年时间才到达长安。那些家里条件不好的,能到达已是不错了,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难怪一旦考上会那么高兴,就这份辛苦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哪像后世那么容易,飞机、汽车、火车、轮船,可以几个小时到达千里之外。

    这时候,大部分地区没有人烟,野兽遍地,有多少人死在进京赶考的路上都不知道。可李彦却真的拿不出什么办法改变这点,他只能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改变大唐的交通状况。可是,只有几千万人口,却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李彦真的明白为什么长孙无垢让李世民放出宫女,说是为大唐增加人口。为什么男人娶很多媳妇,战乱和灾害让人的寿命很短,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差,出生死亡率很高。所以才会出现女孩十二三岁结婚,十四五岁就生孩子。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男人在战争和灾害中死亡率远远高于女人,大唐是男人少女人多,这恐怕是形成一夫多妻制的原因吧?

    随着时间李彦对时代特点有了深刻的认识,他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也在减退,所以能主动为李世民提供更加可行的方法。这也是朝臣逐步接受李彦的原因,李彦正一步步与这个时代相溶。但他改变这个时代,推动它发展的念头不但没有减少,更加急切。

    最大的变化是李彦不再只想着给自己挣钱,而是把天下的事看做自己的事。心胸眼界格局的上升,也必然使他的思想境界发生变化。不知不觉间,李彦身上的王者气势也在增加。其实他不明白,原来自己是公主,现在也是,可这时候恭敬他的人越来越多,敢耻笑他的人越来越少。这些李彦自己只是感觉不到而已。

    有时关上门,他也为自己以前的肤浅感到好笑,只想挣钱,过一个少爷一样的生活,那样一个自私的人,又怎么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喜欢。思想转变,促使他这一次发现问题,能主动进宫找李世民提出自己想法。

    李彦在一点点改变这个社会,这个社会也一点点的改变他。他想发明电,发明汽车,想造飞机大炮的念头在减少,只想脚踏实地一点点向前走,从基础上推进社会发展。并不想像那些穿越小说里说的那样,几十年甚至几年时间,什么都有了,就差有导弹飞机了,那根本不现实。

    到现在十年时间过去了,他研制火药也只是增加十几倍的威力,别说无烟火药,他连********都没研究出来。玻璃也无法大规模生产,水泥也没有成功,只是比白灰强点有限。

    以李彦的水平,他开始把精力用在改变思想和观念上,并不是自己去发明什么。尖端科技那是几代人去努力的结果,不是他一下能成功的。

    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让李彦在一点点改变他自己的处事方式。七天时间,李彦巡视考场想着自己下一步要干什么。当金吾卫报告考试结束,试卷以全部封存,送进曲江书院的时候,李彦停止了他的思考。

    大唐出版社和曲江书院,还有礼部不少文吏,全都被集中起来,还有大批的军队士兵,他们开始李彦的办法,把所有试卷进行糊名誊录,这可是上万试卷,都是书法好的人誊录。

    一连十几天时间。以陈明德、李钢、孔颖达为首的十几个主考官员,不知道李彦在干什么。他们没有看到试卷,心里也着急。那些考完的学生更是心急如焚,为什么还没有消息?

    礼部政务房里面,终于送来了试卷,可包括崔游在内的这些主考官拿起试卷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

    其实想照顾,看到名字和家乡地点,也就知道怎么取舍,特别是那些心中确定,也答应人家的几个人。

    但他们拿到试卷的时候,全都傻眼了,上面只有编号,根本没有名字。作为中书令的房玄龄看着这些人奇怪的表情,他没说这是李彦的主意:“各位大人,这是皇上下的圣旨,为了保证各位主考官不偏不倚,公正的选拔人才,从今以后实行糊名誊录制。你们只要根据文章评出好坏即可,最后确定名次的时候,会按着编号和原试卷一起封存,等待皇上检查。你们手里是誊抄试卷,原件以进入大内封存。”

    这些人经过暂短的发愣之后,脸上都是奇怪表情。每个人怎么想的房玄龄不清楚,但他相信这些人都在大骂出主意的人。这一来什么世家寒门,全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只有凭借真实水平。

    其实这也是一个繁重的工程,没有实行分数制,这不是考理科,是文科。特别是进士科,考的是策论。明经还好说,可策论是最难判断的。上万试卷哪是一天两天能完事的?

    第三天开始,李世民不得不下令,各部抽出有能力的人进行初选,把一些根本就文理不通的剔除,一遍一遍筛选,差不多的才交给几位主考官进行鉴定。

    因为谁也不知道是谁作的,所以也只能是按好坏品评。这一增加人手,速度快多了。上万试卷,五六天时间刷下了一多半。当只剩三千多试卷的时候,让这些人为难了,真的很难取舍。但也不能三千多人都录取吧?

    最后三省六部一起开会,又刷下两千来人。剩下一千五百人的时候,连李世民都参与了。有皇上当然不一样了,在大约考试过后的一个月时间,皇城墙上终于出现了大红纸张贴的名单。

    近八百人的名单在墙上好大一片,不但有上榜的人,也有了名次。评卷和李彦没关系,他也想知道都有谁高中。虽然没他什么事,但这是自己一手策划的,里面能不能有几个自己知道的历史名人呢?

    所以一大早李彦先跑来。本来他可以去礼部看名单的,但从他考完试把试卷交给主考官之后,李彦没影了,谁也不知道他在忙些什么。

    大家全都忙着研究谁能考上的问题,所以,没人注意他。李彦躲出去,这些天他正在北校场和秦怀玉他们在一起。因为骑士团回来后一直在北校场驻守,还没有去鄠县训练基地。

    骑士团大部分是勋贵子弟,所以放了很长时间假,刚刚归队进行训练,又进行新一轮扩编。李彦去忙他的骑士团,这里根本见不到他。今天跑来看发榜,想看看都有谁,有没有自己认识的。

    很遗憾,李彦根本没有看到他认识的,他找了半天才在乙等三百六十名中看到李俊兰的名字。松口气,看来大哥还是很争气的,能进乙等三百六也不容易了,那可是上万人啊!

    再一次扫那三十六名的名单时,他终于看到一个自己知道的名字“上官仪”

    刚被这个名字吸引,但听到身边两个人的谈话,李彦立即把上官仪丢在一边,听这两个人说话。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大唐风流军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刘书阁只为原作者飘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飘逸并收藏大唐风流军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