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康熙后宫风云录:荣妃传 > 第212章 民间有传先帝言
第212章 民间有传先帝言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康熙后宫风云录:荣妃传最新章节!
★★荣儿心语:百姓间流传先帝出家……我更想相信,这是老百姓对先帝的一种期盼,所有人都不愿相信,先帝那么年轻便已归西,所以皇上要成全百姓的期盼,我们的先帝没有死……而是一直在为大清诵经……★★
五台山,是距离京城最近的佛教名山,由东南西北中五峰组成,山上寺庙甚多,寺院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种,青庙住和尚而黄庙住的是喇嘛,一路颠簸,走了几日,玄烨的銮驾便已经到了五台山脚下,玄烨此次后妃只带了荣儿一人,因为是为了拜佛而来,带女色前往本就不合,但皇祖母既已同意,玄烨想着与荣儿也算老夫老妻,前来敬香,当无不可。此外,还带了胤礽,这些年,自去年初东巡时,玄烨外出都喜欢带上胤礽,作为大清的太子,玄烨有心亲自栽培,所以处处带与身边。
这日,銮驾入住五台山下的一间客栈,玄烨此行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是微服前往,一行人全都化作普通的大户人家,玄烨和荣儿是少爷和少夫人,而胤祉则是小少爷,但为了玄烨的安全,随行的侍卫还是包下了整间客栈。
用晚膳时,玄烨、荣儿和胤礽正一同用膳,店伙计热心地凑了过来,朝玄烨问着,“这位爷,您可真阔气,一出手就把我们整间客栈包了下来,您可知道,这附近几家客栈,我们可是最大的!您这可是要上五台山?”
“去,你个店伙计瞎打听什么!”站在玄烨身后的随行侍卫曹寅轻斥道。
“无妨无妨!”玄烨笑着说道,“店小哥,我们是要上五台山拜佛。”
“看吧,这下人比主子脾气都大,这位爷一看就是随和之人。”店伙计说着话瞪了眼曹寅,又看玄烨笑着说道,“我们在五台山脚来,平日里来来往往大户人家也见得多了,还真没见过您真阵势的,阔绰!看您这随行的家仆有二三十人吧。您以前可有来过五台山上香?”
“不曾。”玄烨摇头,好笑的看着店伙计,随行的二三十人,这暗地里保护他的可远不止这些人。
“是不是也是来沾五台山皇上的佛光的?”店伙计压低声间问道。
“五台山皇上的佛光?”玄烨轻皱眉不解地问道:“小哥,您这是什么意思?”
“怎么?您不知道?那便不是来看皇上的?”店伙计惊讶地问道,然后忙说道,“当我没说,我什么也没说。”
“小哥,别别别……话哪有说一半的道理呢?曹寅!”玄烨唤着,曹寅心领神会地从袖中摸了些碎银递给了店伙计。
“这……您太客气了,不瞒您说,好些大户人家都是慕了先皇之名而来的?”店伙计低声说道。
“先皇的名?”玄烨眉头皱的更紧了,“还请小哥讲讲明白。”
店伙计故意瞅了瞅外面,神秘地说道,“我看您人不错,偷偷和您说,您到了这五台山啊,可以上镇海寺去拜一拜,据说啊,先皇在那里修行呢!”
“咳……咳咳……什么?”玄烨正端起茶杯准备喝茶,突然听店伙计如此说,不由得呛到了。
“您慢着点儿。”荣儿忙轻轻拍向玄烨的后背。
玄烨满眼不解地看了眼荣儿,荣儿也在看着他,玄烨又看向店伙计,“你说的是先皇顺治帝?当今皇上的父亲?”
“可不是嘛?”店伙计压低了声音,“我和您说,您可别和别人说,皇宫里对百姓们说先皇驾崩了,实际上是啊,先皇是在这五台山修行呢!”
玄烨已经顺过气来,好笑地看着店伙计,“这怎么可能,先皇明明驾崩了,怎么可能是在这里修行呢。”
“这您就不知道了,先皇在位时,这镇海寺以前的僧人,曾多次入宫诵经,有僧人亲眼见到先帝落发出家,而且还有法号名曰‘行痴’,我和您讲,这都不是假的,这些年很多人都会来此祭拜,一求见得先帝龙颜,不过嘛也有人说先帝是在天台寺及清凉寺出家,您可以都走一走,这几座寺庙香火极盛。”店伙计神秘的说道。
玄烨继续含笑问道:“那可有人见到先皇龙颜?”
“那龙颜怎么是那么容易见到的,更何况,先帝已经是成佛之人了,连皇位都能舍了,这是什么样的人啊,堪比释迦牟尼佛祖啊,我看都已经是成佛成仙了,凡人怎么可能随便见到,不过,能和先帝同处一寺,沾沾他的佛光也是极了不起的事儿了。”店伙计激动地说着,“您看这刚刚结束的战乱,多少人反啊,满人有多少人?汉人是满人的十几倍还不止,可为什么还是大清赢了?那是因为有先帝爷的庇护!”
玄烨点点头,淡淡地笑了,“谢谢小哥了,我们会去镇海寺看上一看的,曹寅,再打赏。”曹寅忙又给了店伙计一些碎银,店伙计咧开嘴笑得更开心了,接过来说道,“您客气了,慢用慢用!”
荣儿抬头看向玄烨,只见玄烨满腹心事,未再发一言,只是低头继续用起了膳,也便未有打扰。
晚上,玄烨睡不着觉,在庭院里走了走,看荣儿的客房里还点着灯,便到了荣儿的屋。
“皇上,您还没歇着呢?明天还要赶路的。”荣儿很意外忙起身问道。
玄烨缓缓坐到桌旁,轻声叹着气道:“今日店伙计所述之话,让朕难以入眠啊!”
“皇上,臣妾那时便想问了,难道先帝爷当真还在人世?”荣儿轻声问道。
玄烨苦涩地笑了笑,“朕也希望这是真的,但店伙计说的一些情况也是真的,这里有一段宫廷秘事,在朕十八岁的时候,皇祖母告诉朕的。”
“哦?可否告诉臣妾?”荣儿轻声问道。
玄烨看着荣儿,笑了笑,“坐下,朕过来就是讲与你的。”
荣儿替玄烨倒了杯茶,坐于了玄烨的身旁,静静地听着。
玄烨边回忆边讲道:“在朕十八岁时,皇祖母给朕讲了皇阿玛最后的岁月,当年孝献皇后过世,皇阿玛悲痛欲绝,再加上清军刚刚入关,满汉蒙之间、八旗功臣之间各种矛盾冲突不断,让皇阿玛心神俱疲,皇阿玛和皇祖母一样都是非常敬重佛祖的,也常请一些僧人入宫诵经,当时有一个和尚名唤茚溪森常常在皇阿玛耳边讲述释迦牟尼的故事。你知道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他本是迦毗罗王国的太子,在二十九岁时却不顾其父王的劝阻,别离了妻子并舍弃了王位,剃发出家修行,最终创立了佛教,取得了最大的圆满。茚溪森以此故事来让皇阿玛自比释迦牟尼,弃王位而入空门。本就身心俱疲的皇阿玛,终于下定决心要出家了,于是在茚溪森的主持下,先帝剃度了。”
“啊?”荣儿吃惊地看着玄烨,“先帝剃度了?”
“正是,皇阿玛确实剃度了,而且茚溪森还给皇阿玛起了个法号,就是今天这店伙计说的‘行痴’。但是,这只是其一,后来,高僧玉林通琇得知此事,匆忙赶回京师,这茚溪森是玉林通琇的弟子,他劝皇阿玛出家之事令玉林通琇极为气恼,玉林通琇为得道高僧被皇阿玛封为‘国师’,所以他的话皇阿玛是听得的,玉林国师欲烧死茚溪森,称皇阿玛出家非但不是顺天,而且是逆天的行为,天下不平,皇阿玛不可弃苍生而去,中原浩大亦不能与达牟祖师一迦毗罗小国而并论,再加上皇祖母的劝说,最终皇阿玛终于同意蓄发不再出家,只是没曾想,重重压力让皇阿玛的身子越来越不好了,仅两个月后便染上了天花,几天后便驾崩西去了。”玄烨重重地吁了口气,“所以朕想,如今传出皇阿玛出家,定是当时有见到皇阿剃度的僧人所传出来的,他们只知道皇阿玛剃了度却不知道皇阿玛已经放弃了出家,毕竟皇阿玛过世的时间与剃度的时间太近了,民间的传言便这样而起了吧……皇阿玛过世时才二十四岁,谁能相信一位天子如此年轻就驾崩了呢,朕如今都已经三十岁了啊,所以年轻的帝王一定是入空门了,而民间这个流言也便愈传愈烈了吧……”
“那皇上如今是怎么打算的?严惩传谣言者为先帝正名吗?”荣儿抬头看向玄烨。
玄烨起身,在屋内来回的走动,抬头望了望屋顶,轻轻笑着摇摇头,“正名?正何名呢?皇阿玛现在的名不是要好的多吗?老百姓不相信皇阿玛死了,相信他成了佛成了仙在庇护着大清呢。”玄烨看向荣儿,轻轻的笑了,“从晚膳后朕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既然百姓们对皇阿玛有这样美好的期盼,朕为什么不成全百姓的愿望呢?朕不会制止这些传言,甚至还要助一助这个传言!”
“助这个传言?”荣儿不解地看向玄烨。
“朕要赏镇海寺,大赏,并定镇海寺为皇家寺院,像不像皇阿玛真在寺里呢?”玄烨轻轻笑道,玄烨走到窗边,望着天上的月亮,轻喃道:“朕要让寺里铸皇阿玛的佛身,朕相信皇阿玛是成佛了,他在世时对佛祖极为虔诚,一定已经成佛了。他在注视着朕,注视着大清,也在保佑着大清,朕相信……”
荣儿轻轻走到玄烨身后,拥住玄烨,喃声道:“对,先帝已经成佛了,他就是佛,是皇上,是臣妾,是所有老百姓心中的佛!”
几日后,玄烨抵达五台山菩萨顶,知会地方官员,摆出銮驾,山西巡抚穆尔赛、按察使库尔喀急忙来朝见,皇上亲临五台山,五台山各寺震惊,玄烨先后登上南台、东台、北台、中台、西台,并亲往清凉寺、天台寺和镇海寺,最终选定了大封镇海寺,并尊镇海寺尊章嘉活佛为“大国师”,这一大封,给世人一种皇上于镇海寺找到先皇的错觉,也让本就传言甚烈的先帝出家于此,传得更烈了……
五台山青松翠柏,佛香环绕,让此行伴君的荣儿也得到了极大的心灵的安定,置身于此,有一种万事皆空的感慨,让一向对万事淡然相处的她,内心变得更为平静了……
*****************************************************************
注意:这里有一个玥彤原创的历史观点,即关于“顺治出家说”,先表明观点,我是相信正史的,顺治死于天花,原因如下:
1) 很多史料都指向这一点,包括玉林通琇和汤若望等人回忆录中都有说到顺治的死。
2) 那是个封建统治的年代,一个关于帝王出家的流言,皇帝想封口还不容易吗?可为什么允许这个流言从大清一直传到现在?这就引来玥彤的观点。
3) 玥彤的观点:康熙是这个传言的推动者。
原因:
①若顺治真是出家了,康熙会极低调的去探望,而不会搞得的人尽皆知,这对顺治的安全不利,而康熙却每次都是大摇大摆的去,所以康熙是不怕人知道他到五台山的,甚至还有点故意让人知道。
②封建统治阶级是用什么来控制人民思想的?我们学过历史都知道:佛教。一个仿效被当时所有百姓都极度崇拜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而放弃王位的帝王,这是本身是一件多么具有“佛”的性质的事件啊,康熙第一次去五台山是康熙二十二年,三蕃胜利之后,第一次有可能仅仅是去替孝庄还愿,我们知道孝庄是很信佛的,而那两年孝庄的身子应该已经不太好了,因为前一年东巡没有随往,康熙第一次东巡时孝庄有亲往的,从情感上来说孝庄应该是渴望回到故地的,但没有同行,可猜测孝庄的身子已经不硬朗了,所以玄烨去五台山上佛是非常有可能的,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离京城最近。而玄烨可能意外听说了百姓间这个传言,毕竟顺治剃度之事是真的,正史也没有回避,所以有僧人只看到剃度未看到蓄发也是极有可能的事儿,毕竟剃度二个月之后顺治就死了,这个时间很近,所以民间会有这样的传言也很正常。而康熙呢,只是以其自己的做法,让大家更相信这个传言而已,毕竟这一传言对于睿智的康熙来说应该看的到,对那个封建社会,它是可以很好的为统治阶级所利用的,一个皇上放弃皇位出家了,和释迦牟尼一样,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佛祖,也定会得天佑,所以老天也会保佑大清……
所以,一个年轻帝王顺治帝出家了,就这样,流传到了今天……玥彤个人认为,康熙在这个流言里,应该是推波助澜,功不可没……
★★荣儿心语:百姓间流传先帝出家……我更想相信,这是老百姓对先帝的一种期盼,所有人都不愿相信,先帝那么年轻便已归西,所以皇上要成全百姓的期盼,我们的先帝没有死……而是一直在为大清诵经……★★
五台山,是距离京城最近的佛教名山,由东南西北中五峰组成,山上寺庙甚多,寺院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种,青庙住和尚而黄庙住的是喇嘛,一路颠簸,走了几日,玄烨的銮驾便已经到了五台山脚下,玄烨此次后妃只带了荣儿一人,因为是为了拜佛而来,带女色前往本就不合,但皇祖母既已同意,玄烨想着与荣儿也算老夫老妻,前来敬香,当无不可。此外,还带了胤礽,这些年,自去年初东巡时,玄烨外出都喜欢带上胤礽,作为大清的太子,玄烨有心亲自栽培,所以处处带与身边。
这日,銮驾入住五台山下的一间客栈,玄烨此行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是微服前往,一行人全都化作普通的大户人家,玄烨和荣儿是少爷和少夫人,而胤祉则是小少爷,但为了玄烨的安全,随行的侍卫还是包下了整间客栈。
用晚膳时,玄烨、荣儿和胤礽正一同用膳,店伙计热心地凑了过来,朝玄烨问着,“这位爷,您可真阔气,一出手就把我们整间客栈包了下来,您可知道,这附近几家客栈,我们可是最大的!您这可是要上五台山?”
“去,你个店伙计瞎打听什么!”站在玄烨身后的随行侍卫曹寅轻斥道。
“无妨无妨!”玄烨笑着说道,“店小哥,我们是要上五台山拜佛。”
“看吧,这下人比主子脾气都大,这位爷一看就是随和之人。”店伙计说着话瞪了眼曹寅,又看玄烨笑着说道,“我们在五台山脚来,平日里来来往往大户人家也见得多了,还真没见过您真阵势的,阔绰!看您这随行的家仆有二三十人吧。您以前可有来过五台山上香?”
“不曾。”玄烨摇头,好笑的看着店伙计,随行的二三十人,这暗地里保护他的可远不止这些人。
“是不是也是来沾五台山皇上的佛光的?”店伙计压低声间问道。
“五台山皇上的佛光?”玄烨轻皱眉不解地问道:“小哥,您这是什么意思?”
“怎么?您不知道?那便不是来看皇上的?”店伙计惊讶地问道,然后忙说道,“当我没说,我什么也没说。”
“小哥,别别别……话哪有说一半的道理呢?曹寅!”玄烨唤着,曹寅心领神会地从袖中摸了些碎银递给了店伙计。
“这……您太客气了,不瞒您说,好些大户人家都是慕了先皇之名而来的?”店伙计低声说道。
“先皇的名?”玄烨眉头皱的更紧了,“还请小哥讲讲明白。”
店伙计故意瞅了瞅外面,神秘地说道,“我看您人不错,偷偷和您说,您到了这五台山啊,可以上镇海寺去拜一拜,据说啊,先皇在那里修行呢!”
“咳……咳咳……什么?”玄烨正端起茶杯准备喝茶,突然听店伙计如此说,不由得呛到了。
“您慢着点儿。”荣儿忙轻轻拍向玄烨的后背。
玄烨满眼不解地看了眼荣儿,荣儿也在看着他,玄烨又看向店伙计,“你说的是先皇顺治帝?当今皇上的父亲?”
“可不是嘛?”店伙计压低了声音,“我和您说,您可别和别人说,皇宫里对百姓们说先皇驾崩了,实际上是啊,先皇是在这五台山修行呢!”
玄烨已经顺过气来,好笑地看着店伙计,“这怎么可能,先皇明明驾崩了,怎么可能是在这里修行呢。”
“这您就不知道了,先皇在位时,这镇海寺以前的僧人,曾多次入宫诵经,有僧人亲眼见到先帝落发出家,而且还有法号名曰‘行痴’,我和您讲,这都不是假的,这些年很多人都会来此祭拜,一求见得先帝龙颜,不过嘛也有人说先帝是在天台寺及清凉寺出家,您可以都走一走,这几座寺庙香火极盛。”店伙计神秘的说道。
玄烨继续含笑问道:“那可有人见到先皇龙颜?”
“那龙颜怎么是那么容易见到的,更何况,先帝已经是成佛之人了,连皇位都能舍了,这是什么样的人啊,堪比释迦牟尼佛祖啊,我看都已经是成佛成仙了,凡人怎么可能随便见到,不过,能和先帝同处一寺,沾沾他的佛光也是极了不起的事儿了。”店伙计激动地说着,“您看这刚刚结束的战乱,多少人反啊,满人有多少人?汉人是满人的十几倍还不止,可为什么还是大清赢了?那是因为有先帝爷的庇护!”
玄烨点点头,淡淡地笑了,“谢谢小哥了,我们会去镇海寺看上一看的,曹寅,再打赏。”曹寅忙又给了店伙计一些碎银,店伙计咧开嘴笑得更开心了,接过来说道,“您客气了,慢用慢用!”
荣儿抬头看向玄烨,只见玄烨满腹心事,未再发一言,只是低头继续用起了膳,也便未有打扰。
晚上,玄烨睡不着觉,在庭院里走了走,看荣儿的客房里还点着灯,便到了荣儿的屋。
“皇上,您还没歇着呢?明天还要赶路的。”荣儿很意外忙起身问道。
玄烨缓缓坐到桌旁,轻声叹着气道:“今日店伙计所述之话,让朕难以入眠啊!”
“皇上,臣妾那时便想问了,难道先帝爷当真还在人世?”荣儿轻声问道。
玄烨苦涩地笑了笑,“朕也希望这是真的,但店伙计说的一些情况也是真的,这里有一段宫廷秘事,在朕十八岁的时候,皇祖母告诉朕的。”
“哦?可否告诉臣妾?”荣儿轻声问道。
玄烨看着荣儿,笑了笑,“坐下,朕过来就是讲与你的。”
荣儿替玄烨倒了杯茶,坐于了玄烨的身旁,静静地听着。
玄烨边回忆边讲道:“在朕十八岁时,皇祖母给朕讲了皇阿玛最后的岁月,当年孝献皇后过世,皇阿玛悲痛欲绝,再加上清军刚刚入关,满汉蒙之间、八旗功臣之间各种矛盾冲突不断,让皇阿玛心神俱疲,皇阿玛和皇祖母一样都是非常敬重佛祖的,也常请一些僧人入宫诵经,当时有一个和尚名唤茚溪森常常在皇阿玛耳边讲述释迦牟尼的故事。你知道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他本是迦毗罗王国的太子,在二十九岁时却不顾其父王的劝阻,别离了妻子并舍弃了王位,剃发出家修行,最终创立了佛教,取得了最大的圆满。茚溪森以此故事来让皇阿玛自比释迦牟尼,弃王位而入空门。本就身心俱疲的皇阿玛,终于下定决心要出家了,于是在茚溪森的主持下,先帝剃度了。”
“啊?”荣儿吃惊地看着玄烨,“先帝剃度了?”
“正是,皇阿玛确实剃度了,而且茚溪森还给皇阿玛起了个法号,就是今天这店伙计说的‘行痴’。但是,这只是其一,后来,高僧玉林通琇得知此事,匆忙赶回京师,这茚溪森是玉林通琇的弟子,他劝皇阿玛出家之事令玉林通琇极为气恼,玉林通琇为得道高僧被皇阿玛封为‘国师’,所以他的话皇阿玛是听得的,玉林国师欲烧死茚溪森,称皇阿玛出家非但不是顺天,而且是逆天的行为,天下不平,皇阿玛不可弃苍生而去,中原浩大亦不能与达牟祖师一迦毗罗小国而并论,再加上皇祖母的劝说,最终皇阿玛终于同意蓄发不再出家,只是没曾想,重重压力让皇阿玛的身子越来越不好了,仅两个月后便染上了天花,几天后便驾崩西去了。”玄烨重重地吁了口气,“所以朕想,如今传出皇阿玛出家,定是当时有见到皇阿剃度的僧人所传出来的,他们只知道皇阿玛剃了度却不知道皇阿玛已经放弃了出家,毕竟皇阿玛过世的时间与剃度的时间太近了,民间的传言便这样而起了吧……皇阿玛过世时才二十四岁,谁能相信一位天子如此年轻就驾崩了呢,朕如今都已经三十岁了啊,所以年轻的帝王一定是入空门了,而民间这个流言也便愈传愈烈了吧……”
“那皇上如今是怎么打算的?严惩传谣言者为先帝正名吗?”荣儿抬头看向玄烨。
玄烨起身,在屋内来回的走动,抬头望了望屋顶,轻轻笑着摇摇头,“正名?正何名呢?皇阿玛现在的名不是要好的多吗?老百姓不相信皇阿玛死了,相信他成了佛成了仙在庇护着大清呢。”玄烨看向荣儿,轻轻的笑了,“从晚膳后朕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既然百姓们对皇阿玛有这样美好的期盼,朕为什么不成全百姓的愿望呢?朕不会制止这些传言,甚至还要助一助这个传言!”
“助这个传言?”荣儿不解地看向玄烨。
“朕要赏镇海寺,大赏,并定镇海寺为皇家寺院,像不像皇阿玛真在寺里呢?”玄烨轻轻笑道,玄烨走到窗边,望着天上的月亮,轻喃道:“朕要让寺里铸皇阿玛的佛身,朕相信皇阿玛是成佛了,他在世时对佛祖极为虔诚,一定已经成佛了。他在注视着朕,注视着大清,也在保佑着大清,朕相信……”
荣儿轻轻走到玄烨身后,拥住玄烨,喃声道:“对,先帝已经成佛了,他就是佛,是皇上,是臣妾,是所有老百姓心中的佛!”
几日后,玄烨抵达五台山菩萨顶,知会地方官员,摆出銮驾,山西巡抚穆尔赛、按察使库尔喀急忙来朝见,皇上亲临五台山,五台山各寺震惊,玄烨先后登上南台、东台、北台、中台、西台,并亲往清凉寺、天台寺和镇海寺,最终选定了大封镇海寺,并尊镇海寺尊章嘉活佛为“大国师”,这一大封,给世人一种皇上于镇海寺找到先皇的错觉,也让本就传言甚烈的先帝出家于此,传得更烈了……
五台山青松翠柏,佛香环绕,让此行伴君的荣儿也得到了极大的心灵的安定,置身于此,有一种万事皆空的感慨,让一向对万事淡然相处的她,内心变得更为平静了……
*****************************************************************
注意:这里有一个玥彤原创的历史观点,即关于“顺治出家说”,先表明观点,我是相信正史的,顺治死于天花,原因如下:
1) 很多史料都指向这一点,包括玉林通琇和汤若望等人回忆录中都有说到顺治的死。
2) 那是个封建统治的年代,一个关于帝王出家的流言,皇帝想封口还不容易吗?可为什么允许这个流言从大清一直传到现在?这就引来玥彤的观点。
3) 玥彤的观点:康熙是这个传言的推动者。
原因:
①若顺治真是出家了,康熙会极低调的去探望,而不会搞得的人尽皆知,这对顺治的安全不利,而康熙却每次都是大摇大摆的去,所以康熙是不怕人知道他到五台山的,甚至还有点故意让人知道。
②封建统治阶级是用什么来控制人民思想的?我们学过历史都知道:佛教。一个仿效被当时所有百姓都极度崇拜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而放弃王位的帝王,这是本身是一件多么具有“佛”的性质的事件啊,康熙第一次去五台山是康熙二十二年,三蕃胜利之后,第一次有可能仅仅是去替孝庄还愿,我们知道孝庄是很信佛的,而那两年孝庄的身子应该已经不太好了,因为前一年东巡没有随往,康熙第一次东巡时孝庄有亲往的,从情感上来说孝庄应该是渴望回到故地的,但没有同行,可猜测孝庄的身子已经不硬朗了,所以玄烨去五台山上佛是非常有可能的,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离京城最近。而玄烨可能意外听说了百姓间这个传言,毕竟顺治剃度之事是真的,正史也没有回避,所以有僧人只看到剃度未看到蓄发也是极有可能的事儿,毕竟剃度二个月之后顺治就死了,这个时间很近,所以民间会有这样的传言也很正常。而康熙呢,只是以其自己的做法,让大家更相信这个传言而已,毕竟这一传言对于睿智的康熙来说应该看的到,对那个封建社会,它是可以很好的为统治阶级所利用的,一个皇上放弃皇位出家了,和释迦牟尼一样,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佛祖,也定会得天佑,所以老天也会保佑大清……
所以,一个年轻帝王顺治帝出家了,就这样,流传到了今天……玥彤个人认为,康熙在这个流言里,应该是推波助澜,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