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囚笼(中)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暗黑大宋最新章节!
七月半,鬼门开。
图穷匕尽了。
辽军开始进攻盐州城,有没有这个豪强呢,还真有,他对西夏忠不忠心呢?确实很忠心,在当地名气也很大,不过听闻辽军到来,他暗中准备策反一些百姓,被王巨的师兄游师雄察觉,立即处死了。
至于这封信是谁写的,天知道了。
再说民心,相对于夏州那边,盐州这边的民心根本就不是斡特剌所想的那样,庆州那一役虽杀死了许多西夏人,但后来王巨做得不错,使许多平民百姓受益。至于那些死忠的人,宋军三进盐州,早清洗得差不多了。
还有一部分百姓被宋朝迁移到了庆州,又有一部分百姓自己儿暗中逃到了庆州,在那边生活虽不能说是小康吧,但总能维持一个温饱,且看西夏这边百姓生活有多惨。
因此有百姓反对的,也有支持的,支持的数量相反比反对的人更多。
其实就包括夏州那边,虽恨宋朝,但也有一部分人却希望宋朝早点将西夏拿下,让我们有一个安定的生活吧。
斡特剌哪里知道这些,所以说,在一个陌生的战场,除了那些天才,一般人很难取得出色战功。
攻城了,城中的宋军兵力也如他打听来的那样,不是很多。
但问题是与夏州不同,宋朝虽三夺盐州,可没有破坏城墙。至于城中的内应,更是连鬼影子也没有看到一个。
就在这时候,连续两个恶噩传来了。
想要水淹兴州城,也没有那么容易的。
青铜峡水位是很高,为什么在秋后冬初水位最低的时刻,西夏堀开七级渠,还能水淹宋军,正是因为七级渠正是从高水位的青铜峡引水而来,即便在冬初,渠里的水位仍比较高。
高遵裕又不派人勘查,于是中标。实际完全可以避免这个惨剧发生,想一想灵州城外那么大的区域,哪里不能扎营?
不过这个例子不能用在水淹兴州城上,一个是在低洼处,想就着水源扎营图方便,一个是高大的城池,那怕一在冬初一在夏季,性质也会截然不同。
而且青铜峡离兴州城太远了,即便宋军拉开两渠陡门,洪水滚滚而下,确实会淹没很多地方,但还没有到兴州,恐怕洪水早就在低洼处重新流回黄河了。顶多河西许多庄稼被淹没了,但现在国都快亡了,还顾得上这些庄稼?
但王巨自有办法,兴州城外在修工程,王巨又亲自来到南面,顺着两渠观察。
然后于静州的侧翼选择了一处地点,就着两渠两边的几片土山,强迫战俘与百姓围堤,它终不是正规水库,只是临时囤一下水罢了,不需要太坚固,因此筑起来速度很快。
用意也很简单,其实就是在这里修建一个临时水库,然后完全拉开两渠渠首陡门,利用水位悬差,迅速囤积大量河水。
因为兴州那边重新整修了一些水渠,这些水渠正好对着兴州城,到时候只要将兴州那两渠堵上,再炸开这道简易的堤坝,那么洪水就迅速向兴州城冲去。
青铜峡离兴州城很远,但是这里离兴州城只有三四十里地,兴州城墙多处又被宋军催毁,即便西夏人将这些豁口堵上,整个城墙已经不是一片整体,非是一片整体便没有什么抗力,而且屹立的城墙虽在,可也有许多城墙被爆炸动摇了墙基。那么巨大的洪水咆哮而去,则会将大片大片的兴州城墙冲垮。但还没有完,因为宋军已经在周边围上了土堤,这些洪水无处可去,只会继续冲向城中。
那么会有大片的房舍、军民,被洪水卷走,洪水退下后,宋军从容进城,也没有人反抗了。
如果第一次还冲不垮大片城墙,还有一个办法,因为周边都有土堤,洪水必然会在兴州城周围囤积,它的高度不可能超过城头,但那也没有关系,因为大段的城墙已经泡在洪水中了。宋军再次让上面这段豁口堵上,引水过来。
几天后,洪水必然会从这个不完善的土围退走,但第二次洪峰到来了,本来就不牢固的城墙,再加上墙基经过了洪水浸泡酥软,第二次洪峰必然会将更多的墙段冲垮。
还是那样,大片房舍与军民被洪水卷走,宋军从容进城。
这就是王巨的计划。
眼看这个水库就要合拢了,宋军也开始大踏步地退出城外,居于高亢之处。
虽然宋军让出许多缺口,可巡逻森严,特别是营地上空始终飘荡着几个热气球,然后士兵呆在吊蓝里用望远镜观察着城中的一举一动,缺口让开了,但城中休想逃出来一个人。
不过这时候发生了意外,有人脑洞开得特别大,还有人没有脑洞。
对于王巨莫明其妙的停下进攻,搞这些工程,一些宋将不能理解,于是询问王巨,王巨也没有隐瞒,便做了解释。
但不知那个大嘴巴,居然将王巨这个用意传了出去,传到了这些战俘与百姓耳朵中。许多人已经麻木了,但有一些人,他们有家人、亲戚就在兴州城中。
想一想王巨这个计划得逞,会溺死多少人?
便有胆子大的人组织起来,夜晚后向兴州潜逃,宋军严内不严外,居然让不少战俘成功逃到了兴州城下,让城头上的夏军接到城中。
梁乙逋这一回听了,再也不认为王巨是脑洞大开,毕竟王巨就是搞水利出身的,那个郑白渠已经成了王巨政绩,与宋朝水利工程的重大标志。
现在他有些忽信忽疑了。
主要是现在宋军将兴州围得水泄不通,又于灵州修造了大大小小的船只,大船是用来装载货物的,小船则是用来巡逻黄河的,河东河西音讯皆无。他们无法得知辽国是否出了兵,不过疯狂的小梁氏仍然坚持反抗。梁乙逋无辄,便派出几拨斥候,向城外潜去,然而没有一个成功的。
可是这批逃回来的战俘数量不少,足足有一百多人,消息便散发出去了。
接着他们又发现一件事,兴州城离汉源渠还有一段距离,但离唐来渠很近,就挨着唐来渠,包括护城河也是从唐来渠引过来的。但现在唐来渠水位线慢慢地降了下去。
即便上游围堤完全合拢,也不可能截断所有水流,有地下水源,还有各小支流的水源,加上与下游的水位悬差不大,水流缓慢等因素,因此水位线下降比较慢。然而这就代表着一个信号。
同时他们又看到宋军大营继续有官兵在用筏木编制一些小木筏,于是终于引起了更多的军民产生恐慌。
而且宋军用火力催毁了许多民舍,当时正打着,一个个眼红了,不要命了,可是宋军却停止了进攻,整整三十多天,就在搞这些古怪的工程,这口气也就松了下去。
然后他们就感到了生活的“艰辛”,缺衣少食,生活在一片瓦砾中,如果能守住城还好一点,可问题未必能守得住,指望辽国,可是辽军这么久了,也未看到一个影子过来,许多人气沮了。
再加上这种恐慌,若是能侥幸守住城池,那就继续守吧。关健是不久城池注定失守,不仅失守,洪水还会冲进城来。
先是许多百姓带着行李向高处避难,但高处就那么多,于是陆续发生了冲突。冲突越来越大,不知是谁先引起的,导致大批夏兵哗变,要求打开城门,主动投降,至少不会被水淹死吧。
梁乙逋派兵镇压,兴州到现在还能守住,是上下一心,这才在一个月前,宋军那天那么猛烈攻城中,依然守住城池不失。可现在自己人杀自己人了,大部分低级将领带着手下,抵抗梁乙逋的镇压。
仅是半天时间不到,从城里到城头上,两方都开始了激烈战斗。
王巨看到了,机会难得啊,也别淹了,下令三军立即攻城。这成了压死骆驼的稻草,没办法守城了,宋军顺利地登上城头,击毙了一些还在反抗的夏军将士,打开城门,三军杀进城中。
王巨于第二天释放战俘,宣布了相关的政策,安定人心。不过对于西夏一些激进的贵族,还有梁氏一家,以及相关的宗室,一个也没有放过。王巨让士兵将他们全部押到河西,就在一片沙漠上将他们全部处死,埋在黄沙里。
西夏终于走向了灭亡,可能这一战花费许多。
但账得看怎么算了,没有了西夏危害,宋朝不用分心于西北,而是专心防御北方,又能得到大量战马,组织大批骑兵,仅是这个军事意义就非同小可。
还有相关的经济账,不说以后节约的军费,就是一个青盐之利,一年最少也为朝廷带来两百多万贯的收益,原先这个收益也没有完全进入西夏国库,一部分为当地贵族所得,一部分为两国私盐商人所得,一部分还为一些胥吏收贿所得,现在这些收入能大多数借盐务之手为朝廷得到了。
以及商贸之利,与阻卜那边无关,主要是西域的商道重新打开,这条商道在唐朝时唐朝受益不多,但在宋朝不同,宋朝已经制订了完整的商税制度,那么商贸之利,一年也可以为朝廷得到百万贯以上的利润。
当然,宋朝还不能称为将西夏全部收复下来,古长城那边还控制在辽军手中呢。
但后来朝廷听到战斗经过,赵顼很不放心地写了一份诏书询问王巨,如果兴州城中不内乱,王巨的水攻能否成功?
原来是西夏人的,怎么折腾都行。但现在属于宋朝了,赵顼担心了。
王巨看到后哈哈一乐,然后回信,写了详细经过。
其实它是一场心理战术,从一开始王巨就未想到过用水攻破兴州。不过兴州城中西夏军民憋着一口气,只要这口气在,那怕没有城墙,一时半会也结束不了战斗。
因此王巨想出这条计策,先让西夏军民松懈,宋军不攻城了,生活又是如此的困难,让城中的西夏军民生活在煎熬中,再加上谣传,人心必会从誓死一战转为恐慌。再刻意将那个水攻计划传给战俘听,战俘逃进兴州城。如果不是有意这样的安排,不要说一百多名战俘了,一个战俘也逃不到城中。就象辽军,也派了大批斥候潜到这边打探,但一个斥候都没有成功潜入到黄河河西。
至于能不能淹到兴州城,也许能淹到吧,但想冲垮兴州的墙基是很困难的,于其担心兴州,还不如担心京师,那段黄河才是真正的地上悬河。
而且那个简易的堤岸能不能囤积巨大的洪水还是一个问号呢,之所以河水变浅了,乃是上游所有陡门关闭之故罢了。
但它是一个信号,那就是未来朝廷不仅要注意诗赋经义,也要重视这些杂学小道,如果不是火药,如何能动摇兴州城墙,那么以当时兴州城中的士气,说不定得要数月之久才能将它拿下,而且会付出无数将士的生命。到时候三军疲惫,又如何对付辽军?
现在仅是黑火药,一些粗陋的火炮,如果将来有更先进的利器呢?
…………
一支粮草队伍陆续渡过黄河,然后进入金肃军城,斡特剌虽然带着大军进入夏境,但因为用兵有点急,粮草携带得不多,因此后方还在山后数州继续筹备粮草,况且斡特剌又向后方请求支援更多的粮草过来,不一定要运到前线,但先行搁在金肃城内,以防战事时间拖长与恶化。
因此这段时间各州源源不断地将粮草运过黄河,金肃城中的辽军也没有太注意,就在这时候,忽生变故……
河东路有一块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府麟路,麟州、府州与丰州,真正属于朝廷管辖的只有麟州,府州归折家管,丰州归王家管。下面则是属于西夏的绥州。
所以有人说这片地区孤悬于海外,特别是丰州,顶在了最上角,真正孤悬于海外,由是被李元昊攻陷,导致宋朝一度想废弃这三州。侥幸宋仁宗没有同意,才使得宋朝没有放弃这一重要门户。
就在陕西********节节惨败之时,府麟路保卫战却焕发了截然不同的光彩,无论是折家军,还是苗州知州苗继宣,以及后来调拨过来的高继宣,王凯,张岊,王吉等将,皆表现出色,数次击败兵力雄厚的夏军,将李元昊打得抱头鼠窜,惨败而回。
朝廷这才渐渐恢复丰州编制。
不过因为忽里堆之败,丰州段的屈野河,浊轮川,麟州段的屈野河西岸,皆陆续被西夏侵占。这种情况直到种谔开边后,才得以改善,并且府麟路的官员也多次击败西夏人,顺着黄河南下,开拓了数个堡砦,但还没有真正与延州沟通,依然是一块飞地。
直到几年前,王巨回来后,开始经营西北,朝廷陆续收复了整个绥州,府麟路才与鄜延路联成一个整体。然后朝廷两路联手拿下银州,朝廷采纳了王巨建议,以东横山为界,银州等地一起交于府麟路管辖。
主要未来府麟路依然顶在了最前线,得有足够的百姓耕种,这样才有充足的粮草调动,不然靠朝廷从后方调动粮食过来,成本太高了。其次想开战,除非是大规模的作战,否则一般都是各路自己处理,府麟路就必须有充足的兵力。面积小了,屯兵也少了,以后与辽国交恶之时,则没有足够的兵力保障胜利与全路平安。现在不但府麟路多了银州,同时宋朝也借机将屈野河西岸,丰州西侧的屈野川与浊轮川收复回去,陆续地修建了许多堡砦,又拨给边兵大量耕地,让他们耕种,同时全境修了许多重要的道路。
现在的麟州知州,也就是府麟路首号长官叫訾虎,武将出身,此人可能在后世名不显,实际上在这时候的宋朝,颇有威名,乃是河东十二将第一将,英勇善战,多次击败西夏人。
正是这种情况,王巨与章楶才想出一条不可思议的战术。
辽军西下,进攻夏州城,同时许多宋军从延州进入到绥州,再从绥州潜入到麟州,府州,丰州!
但在绥州做了一次休整,主要是让大伙休息几天,保障体力,另外就是三军汇齐。同时王巨又勒令三军主将必须听从章楶指挥,实际上未来这一战,王巨完全交给章楶了,他只在西边配合呼应。自己离开了,宋朝得找到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但朝廷某些人仍对章楶不大信任,接下来的会战便是章楶真正的正名之战。
看到各方面的兵力调动得差不多了,许多物资也转到了麟州前线,王巨又拿下了兴州,主要就是最后面的一条,不拿下兴州,兵力就无法彻底释放。章楶下令总攻开始。
刘昌祚、种师道、訾虎都没有上前线,他们得要负责一路安全,以防辽军狗急跳墙,到处乱窜。
不过宋军出动的兵力不少,兵分二路,西路主力军主将乃是老将张守约,监军乃是从河西走廊调回来的李宪。
这两人都是“老家伙”了,但他们因为上了岁数,所以行军会很稳。稳还是接下来一战的关健。副将乃是林广,苗履。
前行乃是郭成,王恩等将。
东路军主将乃是姚雄,副将乃是府州知州折可行,前行乃是刘法、贾岩等诸将。
西路军兵指金肃城,东路军兵指宁边城。
宋辽承平时久了,而且宋朝对辽国表现一直很懦弱,就包括王巨,虽然多次强硬地针对辽国使者,但或多或少有着一份色厉内荏,可确实是如此,即便是宋朝最强的西北军,也或多或少地患上了恐辽症。如果不是连番大捷,主战场又放在西北,即便西北军对辽军现在都不占什么心理优势。
虽然斡特剌临行前再三嘱咐,大家要小心,不过就是包括斡特剌,再加上辽军多以为宋朝主力军都在兴州那边,都有些麻痹大意。
前面訾虎做得很好,就包括大批物资调到麟州,都没有让辽军察觉。
宋朝现在前线离两城太近,宁边城勉强还有一百来里,金肃城连一百里都不到。
宋朝两路大军忽然出兵,辽国那边都有些猝不及防,其实辽国在这二军一州也设置了一些堡砦,包括宋辽边境同样有好几个堡砦,不过人家最强,只有打人的份,不会被别人打,所以这些堡砦修得不坚固高大,说是堡砦,还不如说是哨所,留守的兵力也不多。虽然多扼守在关健的位置上,但宋军猛地扑过来,猝不及防,迅速被宋军拿下。
到了这时候,作战计划已经完全改变。
本来王巨也不想与辽国过份交恶的,就包括这二军一州,虽是根刺儿,王巨都没有打算收回来。
然而辽国公然出兵了,出的不是阻卜兵,而是辽国真正的军队,伐夏也结束了,那还犹豫什么!
宋朝两路大军继续挺进,又迅速地推到两个城池下面。
张守约的主力军再次分兵,郭成带着前行扑向了河清军,张守约开始攻城。
这三个城池最关健的就是金肃城,因为关系到辽军的后勤,所以斡特剌于此还留守了数千兵马。
攻城开始。
两军惨战了一天,互相休息。夜晚降临,忽然城中大乱,一拨来历不明的人到处杀人放火,随后又杀向城头。
这就是章楶的安排。
宋辽两国边境都有着许多私商,也就是走私商人。
章楶找到了河东两名走私商人,他们对辽国那边比较熟悉,至少对边境那边比较熟悉,然后允诺了一些好处,让他们带着一伙赶死队潜入到辽境。潜入到辽国后,用一些手段获得了相关的消息与口令,然后用高价收购了一些车辆牲畜与粮食,伪装成各地支援前线的民夫与小吏,渡过黄河,进入金肃城中,留了下来,为的就是今天。
张守约立即下令夜攻金肃城,里应外合之下,迅速夺下此城。
要的就是速度,虽然斡特剌的大军是来不及返回了,但还有许多布置要安排呢。
辽国河西这二军一州迅速被宋朝拿下。
宋军开始编织囚笼了……(未完待续。)
七月半,鬼门开。
图穷匕尽了。
辽军开始进攻盐州城,有没有这个豪强呢,还真有,他对西夏忠不忠心呢?确实很忠心,在当地名气也很大,不过听闻辽军到来,他暗中准备策反一些百姓,被王巨的师兄游师雄察觉,立即处死了。
至于这封信是谁写的,天知道了。
再说民心,相对于夏州那边,盐州这边的民心根本就不是斡特剌所想的那样,庆州那一役虽杀死了许多西夏人,但后来王巨做得不错,使许多平民百姓受益。至于那些死忠的人,宋军三进盐州,早清洗得差不多了。
还有一部分百姓被宋朝迁移到了庆州,又有一部分百姓自己儿暗中逃到了庆州,在那边生活虽不能说是小康吧,但总能维持一个温饱,且看西夏这边百姓生活有多惨。
因此有百姓反对的,也有支持的,支持的数量相反比反对的人更多。
其实就包括夏州那边,虽恨宋朝,但也有一部分人却希望宋朝早点将西夏拿下,让我们有一个安定的生活吧。
斡特剌哪里知道这些,所以说,在一个陌生的战场,除了那些天才,一般人很难取得出色战功。
攻城了,城中的宋军兵力也如他打听来的那样,不是很多。
但问题是与夏州不同,宋朝虽三夺盐州,可没有破坏城墙。至于城中的内应,更是连鬼影子也没有看到一个。
就在这时候,连续两个恶噩传来了。
想要水淹兴州城,也没有那么容易的。
青铜峡水位是很高,为什么在秋后冬初水位最低的时刻,西夏堀开七级渠,还能水淹宋军,正是因为七级渠正是从高水位的青铜峡引水而来,即便在冬初,渠里的水位仍比较高。
高遵裕又不派人勘查,于是中标。实际完全可以避免这个惨剧发生,想一想灵州城外那么大的区域,哪里不能扎营?
不过这个例子不能用在水淹兴州城上,一个是在低洼处,想就着水源扎营图方便,一个是高大的城池,那怕一在冬初一在夏季,性质也会截然不同。
而且青铜峡离兴州城太远了,即便宋军拉开两渠陡门,洪水滚滚而下,确实会淹没很多地方,但还没有到兴州,恐怕洪水早就在低洼处重新流回黄河了。顶多河西许多庄稼被淹没了,但现在国都快亡了,还顾得上这些庄稼?
但王巨自有办法,兴州城外在修工程,王巨又亲自来到南面,顺着两渠观察。
然后于静州的侧翼选择了一处地点,就着两渠两边的几片土山,强迫战俘与百姓围堤,它终不是正规水库,只是临时囤一下水罢了,不需要太坚固,因此筑起来速度很快。
用意也很简单,其实就是在这里修建一个临时水库,然后完全拉开两渠渠首陡门,利用水位悬差,迅速囤积大量河水。
因为兴州那边重新整修了一些水渠,这些水渠正好对着兴州城,到时候只要将兴州那两渠堵上,再炸开这道简易的堤坝,那么洪水就迅速向兴州城冲去。
青铜峡离兴州城很远,但是这里离兴州城只有三四十里地,兴州城墙多处又被宋军催毁,即便西夏人将这些豁口堵上,整个城墙已经不是一片整体,非是一片整体便没有什么抗力,而且屹立的城墙虽在,可也有许多城墙被爆炸动摇了墙基。那么巨大的洪水咆哮而去,则会将大片大片的兴州城墙冲垮。但还没有完,因为宋军已经在周边围上了土堤,这些洪水无处可去,只会继续冲向城中。
那么会有大片的房舍、军民,被洪水卷走,洪水退下后,宋军从容进城,也没有人反抗了。
如果第一次还冲不垮大片城墙,还有一个办法,因为周边都有土堤,洪水必然会在兴州城周围囤积,它的高度不可能超过城头,但那也没有关系,因为大段的城墙已经泡在洪水中了。宋军再次让上面这段豁口堵上,引水过来。
几天后,洪水必然会从这个不完善的土围退走,但第二次洪峰到来了,本来就不牢固的城墙,再加上墙基经过了洪水浸泡酥软,第二次洪峰必然会将更多的墙段冲垮。
还是那样,大片房舍与军民被洪水卷走,宋军从容进城。
这就是王巨的计划。
眼看这个水库就要合拢了,宋军也开始大踏步地退出城外,居于高亢之处。
虽然宋军让出许多缺口,可巡逻森严,特别是营地上空始终飘荡着几个热气球,然后士兵呆在吊蓝里用望远镜观察着城中的一举一动,缺口让开了,但城中休想逃出来一个人。
不过这时候发生了意外,有人脑洞开得特别大,还有人没有脑洞。
对于王巨莫明其妙的停下进攻,搞这些工程,一些宋将不能理解,于是询问王巨,王巨也没有隐瞒,便做了解释。
但不知那个大嘴巴,居然将王巨这个用意传了出去,传到了这些战俘与百姓耳朵中。许多人已经麻木了,但有一些人,他们有家人、亲戚就在兴州城中。
想一想王巨这个计划得逞,会溺死多少人?
便有胆子大的人组织起来,夜晚后向兴州潜逃,宋军严内不严外,居然让不少战俘成功逃到了兴州城下,让城头上的夏军接到城中。
梁乙逋这一回听了,再也不认为王巨是脑洞大开,毕竟王巨就是搞水利出身的,那个郑白渠已经成了王巨政绩,与宋朝水利工程的重大标志。
现在他有些忽信忽疑了。
主要是现在宋军将兴州围得水泄不通,又于灵州修造了大大小小的船只,大船是用来装载货物的,小船则是用来巡逻黄河的,河东河西音讯皆无。他们无法得知辽国是否出了兵,不过疯狂的小梁氏仍然坚持反抗。梁乙逋无辄,便派出几拨斥候,向城外潜去,然而没有一个成功的。
可是这批逃回来的战俘数量不少,足足有一百多人,消息便散发出去了。
接着他们又发现一件事,兴州城离汉源渠还有一段距离,但离唐来渠很近,就挨着唐来渠,包括护城河也是从唐来渠引过来的。但现在唐来渠水位线慢慢地降了下去。
即便上游围堤完全合拢,也不可能截断所有水流,有地下水源,还有各小支流的水源,加上与下游的水位悬差不大,水流缓慢等因素,因此水位线下降比较慢。然而这就代表着一个信号。
同时他们又看到宋军大营继续有官兵在用筏木编制一些小木筏,于是终于引起了更多的军民产生恐慌。
而且宋军用火力催毁了许多民舍,当时正打着,一个个眼红了,不要命了,可是宋军却停止了进攻,整整三十多天,就在搞这些古怪的工程,这口气也就松了下去。
然后他们就感到了生活的“艰辛”,缺衣少食,生活在一片瓦砾中,如果能守住城还好一点,可问题未必能守得住,指望辽国,可是辽军这么久了,也未看到一个影子过来,许多人气沮了。
再加上这种恐慌,若是能侥幸守住城池,那就继续守吧。关健是不久城池注定失守,不仅失守,洪水还会冲进城来。
先是许多百姓带着行李向高处避难,但高处就那么多,于是陆续发生了冲突。冲突越来越大,不知是谁先引起的,导致大批夏兵哗变,要求打开城门,主动投降,至少不会被水淹死吧。
梁乙逋派兵镇压,兴州到现在还能守住,是上下一心,这才在一个月前,宋军那天那么猛烈攻城中,依然守住城池不失。可现在自己人杀自己人了,大部分低级将领带着手下,抵抗梁乙逋的镇压。
仅是半天时间不到,从城里到城头上,两方都开始了激烈战斗。
王巨看到了,机会难得啊,也别淹了,下令三军立即攻城。这成了压死骆驼的稻草,没办法守城了,宋军顺利地登上城头,击毙了一些还在反抗的夏军将士,打开城门,三军杀进城中。
王巨于第二天释放战俘,宣布了相关的政策,安定人心。不过对于西夏一些激进的贵族,还有梁氏一家,以及相关的宗室,一个也没有放过。王巨让士兵将他们全部押到河西,就在一片沙漠上将他们全部处死,埋在黄沙里。
西夏终于走向了灭亡,可能这一战花费许多。
但账得看怎么算了,没有了西夏危害,宋朝不用分心于西北,而是专心防御北方,又能得到大量战马,组织大批骑兵,仅是这个军事意义就非同小可。
还有相关的经济账,不说以后节约的军费,就是一个青盐之利,一年最少也为朝廷带来两百多万贯的收益,原先这个收益也没有完全进入西夏国库,一部分为当地贵族所得,一部分为两国私盐商人所得,一部分还为一些胥吏收贿所得,现在这些收入能大多数借盐务之手为朝廷得到了。
以及商贸之利,与阻卜那边无关,主要是西域的商道重新打开,这条商道在唐朝时唐朝受益不多,但在宋朝不同,宋朝已经制订了完整的商税制度,那么商贸之利,一年也可以为朝廷得到百万贯以上的利润。
当然,宋朝还不能称为将西夏全部收复下来,古长城那边还控制在辽军手中呢。
但后来朝廷听到战斗经过,赵顼很不放心地写了一份诏书询问王巨,如果兴州城中不内乱,王巨的水攻能否成功?
原来是西夏人的,怎么折腾都行。但现在属于宋朝了,赵顼担心了。
王巨看到后哈哈一乐,然后回信,写了详细经过。
其实它是一场心理战术,从一开始王巨就未想到过用水攻破兴州。不过兴州城中西夏军民憋着一口气,只要这口气在,那怕没有城墙,一时半会也结束不了战斗。
因此王巨想出这条计策,先让西夏军民松懈,宋军不攻城了,生活又是如此的困难,让城中的西夏军民生活在煎熬中,再加上谣传,人心必会从誓死一战转为恐慌。再刻意将那个水攻计划传给战俘听,战俘逃进兴州城。如果不是有意这样的安排,不要说一百多名战俘了,一个战俘也逃不到城中。就象辽军,也派了大批斥候潜到这边打探,但一个斥候都没有成功潜入到黄河河西。
至于能不能淹到兴州城,也许能淹到吧,但想冲垮兴州的墙基是很困难的,于其担心兴州,还不如担心京师,那段黄河才是真正的地上悬河。
而且那个简易的堤岸能不能囤积巨大的洪水还是一个问号呢,之所以河水变浅了,乃是上游所有陡门关闭之故罢了。
但它是一个信号,那就是未来朝廷不仅要注意诗赋经义,也要重视这些杂学小道,如果不是火药,如何能动摇兴州城墙,那么以当时兴州城中的士气,说不定得要数月之久才能将它拿下,而且会付出无数将士的生命。到时候三军疲惫,又如何对付辽军?
现在仅是黑火药,一些粗陋的火炮,如果将来有更先进的利器呢?
…………
一支粮草队伍陆续渡过黄河,然后进入金肃军城,斡特剌虽然带着大军进入夏境,但因为用兵有点急,粮草携带得不多,因此后方还在山后数州继续筹备粮草,况且斡特剌又向后方请求支援更多的粮草过来,不一定要运到前线,但先行搁在金肃城内,以防战事时间拖长与恶化。
因此这段时间各州源源不断地将粮草运过黄河,金肃城中的辽军也没有太注意,就在这时候,忽生变故……
河东路有一块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府麟路,麟州、府州与丰州,真正属于朝廷管辖的只有麟州,府州归折家管,丰州归王家管。下面则是属于西夏的绥州。
所以有人说这片地区孤悬于海外,特别是丰州,顶在了最上角,真正孤悬于海外,由是被李元昊攻陷,导致宋朝一度想废弃这三州。侥幸宋仁宗没有同意,才使得宋朝没有放弃这一重要门户。
就在陕西********节节惨败之时,府麟路保卫战却焕发了截然不同的光彩,无论是折家军,还是苗州知州苗继宣,以及后来调拨过来的高继宣,王凯,张岊,王吉等将,皆表现出色,数次击败兵力雄厚的夏军,将李元昊打得抱头鼠窜,惨败而回。
朝廷这才渐渐恢复丰州编制。
不过因为忽里堆之败,丰州段的屈野河,浊轮川,麟州段的屈野河西岸,皆陆续被西夏侵占。这种情况直到种谔开边后,才得以改善,并且府麟路的官员也多次击败西夏人,顺着黄河南下,开拓了数个堡砦,但还没有真正与延州沟通,依然是一块飞地。
直到几年前,王巨回来后,开始经营西北,朝廷陆续收复了整个绥州,府麟路才与鄜延路联成一个整体。然后朝廷两路联手拿下银州,朝廷采纳了王巨建议,以东横山为界,银州等地一起交于府麟路管辖。
主要未来府麟路依然顶在了最前线,得有足够的百姓耕种,这样才有充足的粮草调动,不然靠朝廷从后方调动粮食过来,成本太高了。其次想开战,除非是大规模的作战,否则一般都是各路自己处理,府麟路就必须有充足的兵力。面积小了,屯兵也少了,以后与辽国交恶之时,则没有足够的兵力保障胜利与全路平安。现在不但府麟路多了银州,同时宋朝也借机将屈野河西岸,丰州西侧的屈野川与浊轮川收复回去,陆续地修建了许多堡砦,又拨给边兵大量耕地,让他们耕种,同时全境修了许多重要的道路。
现在的麟州知州,也就是府麟路首号长官叫訾虎,武将出身,此人可能在后世名不显,实际上在这时候的宋朝,颇有威名,乃是河东十二将第一将,英勇善战,多次击败西夏人。
正是这种情况,王巨与章楶才想出一条不可思议的战术。
辽军西下,进攻夏州城,同时许多宋军从延州进入到绥州,再从绥州潜入到麟州,府州,丰州!
但在绥州做了一次休整,主要是让大伙休息几天,保障体力,另外就是三军汇齐。同时王巨又勒令三军主将必须听从章楶指挥,实际上未来这一战,王巨完全交给章楶了,他只在西边配合呼应。自己离开了,宋朝得找到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但朝廷某些人仍对章楶不大信任,接下来的会战便是章楶真正的正名之战。
看到各方面的兵力调动得差不多了,许多物资也转到了麟州前线,王巨又拿下了兴州,主要就是最后面的一条,不拿下兴州,兵力就无法彻底释放。章楶下令总攻开始。
刘昌祚、种师道、訾虎都没有上前线,他们得要负责一路安全,以防辽军狗急跳墙,到处乱窜。
不过宋军出动的兵力不少,兵分二路,西路主力军主将乃是老将张守约,监军乃是从河西走廊调回来的李宪。
这两人都是“老家伙”了,但他们因为上了岁数,所以行军会很稳。稳还是接下来一战的关健。副将乃是林广,苗履。
前行乃是郭成,王恩等将。
东路军主将乃是姚雄,副将乃是府州知州折可行,前行乃是刘法、贾岩等诸将。
西路军兵指金肃城,东路军兵指宁边城。
宋辽承平时久了,而且宋朝对辽国表现一直很懦弱,就包括王巨,虽然多次强硬地针对辽国使者,但或多或少有着一份色厉内荏,可确实是如此,即便是宋朝最强的西北军,也或多或少地患上了恐辽症。如果不是连番大捷,主战场又放在西北,即便西北军对辽军现在都不占什么心理优势。
虽然斡特剌临行前再三嘱咐,大家要小心,不过就是包括斡特剌,再加上辽军多以为宋朝主力军都在兴州那边,都有些麻痹大意。
前面訾虎做得很好,就包括大批物资调到麟州,都没有让辽军察觉。
宋朝现在前线离两城太近,宁边城勉强还有一百来里,金肃城连一百里都不到。
宋朝两路大军忽然出兵,辽国那边都有些猝不及防,其实辽国在这二军一州也设置了一些堡砦,包括宋辽边境同样有好几个堡砦,不过人家最强,只有打人的份,不会被别人打,所以这些堡砦修得不坚固高大,说是堡砦,还不如说是哨所,留守的兵力也不多。虽然多扼守在关健的位置上,但宋军猛地扑过来,猝不及防,迅速被宋军拿下。
到了这时候,作战计划已经完全改变。
本来王巨也不想与辽国过份交恶的,就包括这二军一州,虽是根刺儿,王巨都没有打算收回来。
然而辽国公然出兵了,出的不是阻卜兵,而是辽国真正的军队,伐夏也结束了,那还犹豫什么!
宋朝两路大军继续挺进,又迅速地推到两个城池下面。
张守约的主力军再次分兵,郭成带着前行扑向了河清军,张守约开始攻城。
这三个城池最关健的就是金肃城,因为关系到辽军的后勤,所以斡特剌于此还留守了数千兵马。
攻城开始。
两军惨战了一天,互相休息。夜晚降临,忽然城中大乱,一拨来历不明的人到处杀人放火,随后又杀向城头。
这就是章楶的安排。
宋辽两国边境都有着许多私商,也就是走私商人。
章楶找到了河东两名走私商人,他们对辽国那边比较熟悉,至少对边境那边比较熟悉,然后允诺了一些好处,让他们带着一伙赶死队潜入到辽境。潜入到辽国后,用一些手段获得了相关的消息与口令,然后用高价收购了一些车辆牲畜与粮食,伪装成各地支援前线的民夫与小吏,渡过黄河,进入金肃城中,留了下来,为的就是今天。
张守约立即下令夜攻金肃城,里应外合之下,迅速夺下此城。
要的就是速度,虽然斡特剌的大军是来不及返回了,但还有许多布置要安排呢。
辽国河西这二军一州迅速被宋朝拿下。
宋军开始编织囚笼了……(未完待续。)